当前中国人的工作观念已经完全和上一代人不一样了。跳槽,已经成为一个中国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人的一生中,工资翻倍增长,几乎都是通过跳槽得来的。“涨薪最快的方式是跳
当前中国人的工作观念已经完全和上一代人不一样了。跳槽,已经成为一个中国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人的一生中,工资翻倍增长,几乎都是通过跳槽得来的。“涨薪最快的方式是跳槽”这句话,从字面的意思上看是没有问题,但从逻辑上看,才能揭开“跳槽”背后的真面目。
如果涨薪最快的方式是“跳槽”,那么我们每年多跳几次槽不久工资翻几倍了吗?那最后赚的工资比老板还要多。所以,“涨薪最快的方式是跳槽”,在逻辑上说不通。
这句话这么讲也许最符合逻辑,也最能说明问题:当能力和经验积蓄到一定的力量时,跳槽才能成为最快的涨薪方式;如果能力和经验都没有积蓄和增长时,跳槽就会把自己”跳死“。
先举一个案例:2006年,我一个朋友的弟弟从内蒙古的一所大学毕业。弟弟在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来到厦门,三个月没有找到工作。我建议别在“纠结计算机专业”了,从人事工作的某一项开始做起,找机会切入人力资源管理。半个月后,进了到处招兵买马的平安保险做培训实习生,三个月没有工资。这三个月让这位弟弟初步了解了人力资源的基础知识。这三个月让他从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人对职场有了初步认知。
于是有了第一次跳槽:到麦德龙做人力资源实习专员,月薪1600元左右。工作了三年,工资也涨到了2300元左右。这三年让他从基础人力资源的认知到了系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层面,在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员工关系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于是有了第二次跳槽:到了一家有名的家具行业做人力资源主管,月薪4200元。在这家公司五年的经历中,这位弟弟在家具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能够写出完整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相关的制度,并有能力实施和推进人力资源的变革,在公司的离职率、员工关系、员工能力提升方面做出了一些业绩。离职的是时候月薪在8000左右。
于是有了第三次跳槽:离开厦门,到泉州进入一家全国著名的地产公司做人力资源经理,月薪15000元。到现在为止月薪还未超过20000元。估计这位弟弟会有一次新的跳槽来增加自己工资。
这个案例在说什么呢?跳槽涨薪的基础是“能力的积累和眼界扩大”。员工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自己更好的未来。如果在职场上表现平平,没有任何业绩、能力、视野来支撑跳槽的资本,你就是跳槽一万次,也不会有什么薪资上的明显变化,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公司继续工作而已。
所以,涨薪真正最快的方式是在更短的时间内比别人获取的更多的涨薪资本:专职能力、知识、视野、自我修为、人际能力、业绩呈现等等,跳槽只不过是职场又一次起飞的跑道,但跑道不是速度,它只是一个转换的机关而已。
话又说回来,如果在一家企业辛勤耕作,自己具备了相当的能量,在同一家企业涨薪的效率一定会低于跳槽涨薪的效率,因为绝大部分企业的薪酬机制不允许有薪酬翻倍的机会(只给某个人薪酬翻倍,企业内部会极其不平衡;大面积薪酬翻倍,估计企业就此倒闭了),而之外的企业却可以用特殊的方式招聘它所需的某个岗位,所以跳槽为那些有准备的人提供了薪酬翻倍的机会。但无论如何,让自己变得强大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