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声色而除巨恶,”这是14岁的康熙皇帝拿下鳌拜后人们的评价。
鳌拜之所以把年轻的康熙不放在眼里,是因为当年皇太极死后,在皇太极长子肃顺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对皇位
“不动声色而除巨恶,”这是14岁的康熙皇帝拿下鳌拜后人们的评价。
鳌拜之所以把年轻的康熙不放在眼里,是因为当年皇太极死后,在皇太极长子肃顺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对皇位的人选之争中,手握重兵的鳌拜站在皇太极长子一边,以武力的威胁使多尔衮被迫放弃了皇位。
最终,皇太极的第九子、时年6岁的福临在双方的议定中被拥立继位,即顺治皇帝。顺治亲政后,念鳌拜当年保皇位有功而视鳌拜为心腹重臣,鳌拜逐渐成为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影响大清政局之权臣。
顺治早逝,其年幼的三儿子玄烨继位,即康熙皇帝,成为四辅臣之一掌握实权的鳌拜仗着位高权重日益骄横、擅权专横,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根本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而大肆铲除异己,包括康熙的心腹重臣也被鳌拜强行处死,这些都使得康熙决意除掉鳌拜。
为了擒拿鳌拜,康熙皇帝挑了一批忠勇少年侍卫专心习练对付鳌拜的擒拿术。
公元1669年立夏,时机成熟,康熙召鳌拜入宫,由于鳌拜平日就把年幼的康熙皇帝不当回事儿,所以根本就没有防备,当鳌拜踏进大殿,康熙一声令下,十几个少年侍卫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放到在地。
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严重威胁皇权的鳌拜就这样被14岁的小皇帝关进牢房孤独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