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建祠堂,嫁出去的女儿也要出钱,这样合理吗?
在南方,家族观念比较重,一个村子里基本都是同姓的,也就是一个宗族的。因此往往都会有一个祠堂,当村中有什么重大的事情了,也会到祠
农村里建祠堂,嫁出去的女儿也要出钱,这样合理吗?
在南方,家族观念比较重,一个村子里基本都是同姓的,也就是一个宗族的。因此往往都会有一个祠堂,当村中有什么重大的事情了,也会到祠堂里一起来商议。这个在不少的影视作品中都是有所体现的,比如家中晚辈犯了大错了,就会打开祠堂,然后宗族的一些辈分大的老人,就会相互商议。
这两年农村里也兴起了修建祠堂的热潮,农夫这边基本上村村都已经修建好了。对于修建祠堂村民都是比较支持的,很少听到有反对的声音,大家都是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而且对于修建祠堂,很多人认为这是光宗耀祖的是钱,如果别的村里都有祠堂了,自己村里没有,那是感觉没有面子的。或者是自己存的祠堂修建得更好,花的钱更多,那也会感觉脸上更有光。当然了,修建祠堂的钱都是村里人出的。有钱的就多出一些,而没钱的则少出一些。在有些地方修建祠堂,嫁出去的女儿也要出钱,这样合理吗?
在农夫这边就是这样,即便是女儿已经出嫁了,但如果娘家要修建祠堂,那也是要出钱的。前几年妈妈的娘家修建祠堂,他们村里负责这个事情的人,就打电话给妈妈说了这个事情。当然了这个也没有具体说出多少钱,完全是凭借着自愿的原则,不出也是可以的。而前年奶奶的娘家村里也修建祠堂,也说到了要捐款这个事情,奶奶也是毫不犹豫从自己的养老钱中拿出了500元。而每一个出钱的人,即便是出嫁了的,在祠堂落成典礼的时候,还会被邀请去吃酒席。
在我们这边,对于修建祠堂这样的事情都是很重视的,大家也很愿意出钱的。这样其实也是为了给父母、兄弟们挣点面子。农村里都是一个熟人的圈子,发生什么事情没一会儿大家就都知道了。而且像我们村里修建祠堂,每一笔款的来源及去向都是张贴出来了的,大家也是一目了然。如果你没有出钱的话,那别人看到了,不仅你以后回娘家了会被人说闲话,而且你在娘家的父母、兄弟也会面子上过不去。所以,农夫认为这个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一定要规定出多少钱,那就有点过分了。毕竟不同的人家庭条件不同,统一的标准则不公平了。毕竟有些人家中有钱,那多出一点也是可以的。可是有些人家中本来经济紧张,强制出钱,心里也会不爽的!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