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笔力真的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是后人对王羲之书法用墨字迹沉稳的形容。
透不透纸背,入不入木有什么用呢?如果把字写成蜘蛛爬的似的,入木五分也无济于事。
有人说书法是造型艺术。我说首先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2 04:33:12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都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有力。就好比“排山倒海”用来形容气势磅礴一样。

相传,王羲之在一次祭祀中,在木板上写的祝词,拿给工匠雕刻。工匠削去三分,才见到没有墨迹。大为惊叹王羲之的笔力精深!后来就用“入木三分”来形容书法功力深厚。真实与否,这种功力只有王羲之一人有。别人都做不到,所以做试验也没用。不能因为你没有这个能力,而用物理科学去否定王羲之的能力。

力透纸背,这和入木三分不同。这个真的是形容笔力穿透了纸背,而不是墨迹穿过去。如果墨迹穿了过去,纸就会洇,不但没有力感,反成了墨猪。王羲之那个时代的人写字用的纸不是宣纸,而且是不会洇墨的硬黄纸。

如果是现在使用的生宣,越是手生的初学者,墨迹越能透过纸背。因为生宣本身的性质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初学者的运笔能力生疏,运笔缓慢,纸把毛笔中的墨汁很快的吸收渗透过纸背后面。这种“墨透纸背”,是没有笔力的表现。相反,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他们在生宣上写字,墨是不会洇开的。笔画很光洁,充满了力感。

如果是熟宣,就是用清水写,它也不会渗透纸背。知道了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是用来表示富有力感的笔画就可以了。不要去钻牛角尖,抠字眼。对于自己学习书法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