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一心报国,为何最后会被赵构以“莫须有”罪名诛杀?

其实仔细看史书这个问题就很好解释,岳飞抽身晚了。他抽身太晚并不是因为栈恋权位,而是因为这人太有良心。他其实知道自己已经很危险,但良心还是迫使他做一些必须去做的事情。比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7 22:54:48

其实仔细看史书这个问题就很好解释,岳飞抽身晚了。他抽身太晚并不是因为栈恋权位,而是因为这人太有良心。他其实知道自己已经很危险,但良心还是迫使他做一些必须去做的事情。比如保下刘琦,再比如安抚韩世忠旧部。

南宋初期有三大帅的说法,就是张俊、韩世忠和岳飞。淮西之战后,为了收拢兵权,也为了议和阻力小一些,所以将这三人都升入枢密院,变相解除了兵权。这三人其实可以看做是主战派的旗帜,三人不倒,主战派就总会怀有一丝侥幸。升入枢密院后张俊很快向主和派靠拢,基本解除了人身方面的危险。所以韩世忠成了第一个被攻击的目标,同时刘琦也因为淮西之战被攻击。

如果岳飞是个腹黑或者自私的人,他在这时抽身而退,其实大概率会保全身家。但良心迫使他先给刘琦求情,又在传言韩世忠旧部不稳时和张俊一起去安抚,当清点名册时发现韩世忠只有三万多兵却在楚州挡了金军十年时,还感叹韩世忠是奇特之士。之后张俊想分化韩世忠旧部,且撺掇岳飞出头,岳飞如果出头做这件事,也就自绝于主战派,还是能保全身家,但良心迫使他再次拒绝了张俊,不肯陷害韩世忠。也许如果岳飞出头,那么今天的历史中韩世忠就是岳飞,而岳飞会变成张俊,张俊则成为韩世忠。换言之,对付岳飞的手法,最初是收拾韩世忠的。这时的岳飞应该已经知道有人准备下手,连巡抚工作都不敢再做,立刻回到京师,马上请求不再复出掌兵,所有的僚属都归朝堂所有。

张俊杨沂中屡言淮西之战刘锜不力,谓其怯懦,至是罢其淮北宣抚判官,岳飞乞且留锜掌兵。——《三朝北盟会编》飞点簿方知世忠止有三万馀人,乃在楚州十年馀金人不敢犯,犹有馀力以侵山东,可谓奇特之士也。——《三朝北盟会编》初岳飞与张俊同至楚州抚谕韩世忠军,飞与俊议事不合,归至行在,飞请独留不复出掌兵,其寮属皆乞宫祠而去。——《三朝北盟会编》

但时间已经太晚了,为了让主战派畏惧闭嘴,三大帅必须得拿出一个来做吓唬猴子的鸡。岳飞保住了刘琦兵权,保住了韩世忠性命,已经不可能有人再来保他。即使他交出兵权,交出一切权利,远离朝堂,回到庐山旧居养病都不行。

所以老朽觉得岳飞之死是南宋朝堂最肮脏的一次政治谋杀,那些人根本不在乎死的是谁,只要他的分量足够让主战派闭嘴就好。岳飞死于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绍兴十二年二月南宋即遣使向金国递交誓表称臣求和,朝堂之上,再无异议。这份和议造成最恶劣的影响不是外交称臣受封的耻辱,不是失去山西、汉中最后的马场,而是将北方百姓彻底抛弃,即使他们南逃到宋境也会被遣返。彻底断掉了宋朝的民间基础,之后历次北伐,北方百姓再没有喜迎王师的热烈,只剩下默默的冷眼。甚至后来金国或蒙古南征时很多士兵和将领都是北方汉人,这个民族之后百年在自相残杀。而被杀害的岳飞,千年之下,已成不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