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27年金兵俘走微、钦二宗后,原被钦宗封为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赵构是宋微宗儿子排位第九,他是宋钦宗的弟弟。他一贯主张不抵抗的政策,向金兵求和赔银两。岳飞
人们研究历史很有意思,如果这一段内容符合胃口那么就是真的,不管他是来源于正史或者野史再或者小说。如果这一段内容不符合胃口,那么正史一定是抹黑了,野史一定是胡编乱造的,小说也都是假的。宋高宗为什么用十二道金牌把岳飞召回?这一个问题其实到现在还有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是岳珂美化的,因为没有佐证的孤证是得不到认可的。《三朝北盟会编》(岳侯传)里面记载的是给其他部队也发了诏书,并不是用十二道金牌都发给岳飞的。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研究一下为什么发金牌召回?还不是因为北伐没有希望,小编在此先用一个通俗的例子给大家讲解一下。
岳飞、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刘锜等人分开北伐,就相当于我们打英雄联盟,里面的英雄分三路出击。当时岳飞跑的比较快,所以高宗就发诏书让他后退,别因为太浪而被敌方围歼(十二道金牌(有争议))。但是岳飞浪赢了(朱仙镇大捷(有争议)),而且其他部队打的也比较好(顺昌之战),所以高宗在基地一直发进攻的号令。但是张俊在前行的道路上被大雨阻挡,所以私自撤退了。此时敌方开始集合打团,岳飞一个人也挡不住,所以就提出了撤军的奏折(《乞止班师诏奏略》)。
“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高宗在后方不知道情况,而且高宗得到的是岳飞请求班师的奏折,当即就不明白了,说要坚持北伐,并且写了一道手札。这一点其实是有人造假了,要么就是秦桧把岳飞的请战奏折改成了请退奏折,要么就是岳珂把岳飞的请退奏折改成请战奏折。反正高宗得到的是请退奏折,所以就发了一道请战手札。大概意思就是现在情况还行,杨沂中和刘锜都去你那边集合打团了,你也别退下来了,你们到时候一起看看有机会打团没有。
得卿十八日奏,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锜共同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衅,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遣此亲札,谅宜体悉。
但是奏折去晚了,岳飞已经撤退了,并且去见了宋高宗。但宋高宗还给了一道奏折,那就是坚持作战的手札。高宗手札大概意思就是说其他部队已经北上了,你也准备一下北上吧,到时候看看能不能一起北伐。《要录》里面说岳飞得到京西等地以后就被严厉禁止深入,后来岳飞觉得不能久留,所以岳飞就撤退了。
《高宗手札》比闻卿已趣装入觐,甚慰朕虚伫欲见之意。但以卿昨在京西,与虏接战,遂遣诸军掎角并进。今韩世忠在淮阳城下,杨沂中已往徐州,卿当且留京西,伺敌意向,为牵制之势。俟诸处同为进止,大计无虑,然后相见未晚也。遣此亲札,谅深体悉。“是日湖北京西宣撫使岳飛自郾城班師飛旣得京西諸郡㑹詔書不許深入其下請還飛亦以為不可留然恐金人邀其後乃宣言進兵深入逮敵已逺始傳令回軍軍士應時皆南鄉旗靡轍亂飛望之口呿而不能合良乆曰豈非天乎金人聞飛棄頴昌去”《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7》
《三朝北盟会编》中的《岳侯传》水分极大,里面的金军动辄就是几十万大军,明显有夸张地方。《金陀粹编》里面很多东西都是来源于《岳侯传》,所以两书里面记载相同是可以理解的。《金陀粹编》里面记载了高宗手札,《要录》里面记载了岳飞撤退的情况,所以综上所述岳飞也有撤退之心,并不是说只是因为高宗让他撤退的。而且南宋初年一年财政收入6000万贯,但是仅仅军费开支就要高达4000万贯,已经到了穷兵黩武的境界了。当时的南宋没有能力支持大规模的北伐,除非能毕其功于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