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开办的黄埔军校培养出了哪些在后来的战争中闻名的指挥官?

民国10年(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中华民国13年(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的陆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6 08:46:32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神一般的存在,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可谓是中国20世纪初中期“群星闪耀”、“将星璀璨”。黄埔军校建立时门口曾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1926~1949年。从第一期到第二十三期,军校共培养32万各级军官。

其中1924年到1929年共培养了七期13000余人。这些人中的多数形成了国民党中央军的骨干--\"黄埔系\"。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了共产党各路红军早期的创建人和领导者。尤其是黄埔四期的骨干成员大部分都成了共产党的高级将领。

黄埔\"三杰\":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人物,当时的排列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三人。前两人都是坚定的共产党人,而贺衷寒则有个转变的过程,先是团员,后又成为共产党的死对头。

黄埔出身的共产党高级将领:

元帅级别人物(包括革命过程中牺牲的):徐向前、林彪、左权、黄公略、王尔琢、卢德铭、伍中豪。

徐向前: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排长。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

林彪:黄埔军校第四期,编在步兵科第2团第2营第3连。中国现代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左权:黄埔军校一期生,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34年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1936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

黄公略:黄埔军校第三期高级班,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同年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副军长、第三军军长。井冈山红军三骁将之一,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三次反\"围剿\"战役中屡建战功。1931年9月在战斗中负伤牺牲。

王尔琢: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朱德与毛泽东部队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1928年8月25日,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

卢德铭:黄埔第二期步兵队学习,秋收起义总指挥。1927年9月,卢德铭指挥部队掩护毛泽东率部突围,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2岁。2009年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伍中豪:黄埔军校四期毕业,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秋收起义重要领导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与领导人之一,开辟了赣南根据地、闽西根据地,建立夏幽根据地,历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毛泽东为红四军党代表)、与林彪、黄公略、彭德怀一起被称为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的\"四骁将\"。

大将级别的人物: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刘志丹、赵尚志、刘畴西、张子清

陈赓:黄埔军校第一期,随后参加东征。参加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1年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朝鲜战争。回国后担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位。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罗瑞卿:黄埔军校三期。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 。参加长征时,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抗日战争期间,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石家庄、太原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等职。

许光达:黄埔军校第5期,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2军分区司令,晋绥军区第3纵队司令,西北野战军军长、第2兵团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刘志丹:黄埔军校第四期,创建陕北红军和陕甘宁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1996年,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赵尚志: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1934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1942年2月12日,在袭击鹤岗梧桐河伪警察分所时,负重伤被俘后,痛斥敌人,拒绝医治,壮烈牺牲,时年34岁。2009年,赵尚志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刘畴西: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任红一军团第三军第八师师长;在多次反\"围剿\"作战中屡立战功,被誉为\"独臂将军\";,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兼红十军军长;1934年8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军功章,1935年1月,在怀玉山区被国民党重兵包围被俘,8月6日在南昌与方志敏烈士一同英勇就义。

黄埔出身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毛人凤、关麟征、李仙洲、李默庵、陈明仁、李延年、李弥、胡琏、唐生明、俞济时、黄维、戴笠、桂永清、邱清泉、戴安澜、唐生智

国民党五大王牌军军长:张灵甫、胡琏、黄维、桂永清、邱清泉

中国缅甸印度远征军副司令员戴安澜将军,饮恨沙场、葬身异邦

二战中时间最长、最残酷的白刃战——石牌坊保卫战总指挥胡琏,让粟裕都倍感头疼难缠的家伙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