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有完整的译文吗?

说白点道德经三个字,道就是命,经就是运经过程,德就是运程里的好坏结果。
道:没有重復再生的生道,道所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肯定可见的生成之物道。道,活道,变质之道。非,否定一切之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12:52:55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亓眇。恒又欲也,以观亓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注释:

道,不是脚下的道,也不是那些用来说教的伦理政教之道。此处指的是那个唯一的、周行不殆的、永恒的道,也即那个为天地母而无名无相的道。

有和无,是道的两种存在方式,是道在不同状态下的呈现。

重点:

此一章的重点在于不在于“道可道非常道”,费解处在于“恒无欲也,以观亓眇。恒又欲也,以观亓所噭。”这句话很多人的解读字面化,却越解越糊涂。

这两句说的是一回事。观“无”与观有,不是把“无”和“有”硬生生地给分开了,实际上也做不到。既然是同出异名,那么观“无”的同时,也意涵者观“有”,即在观那个“虚无”体的时候,也观造化生物之妙道。观“有”,也不是单单观“有”,同时以观万物之“有”上,也观虚无妙道之理。是“有”“无”并观,因为它们同是一体。故云“此两者同”。

因“出而异名”,就是说虚无道体,生出有形的天地万物。而“有”不能生“有”,必因“无”而生“有”。无不自无,因有以显无。此乃有无相生。虽是有无同观,若不忘心忘迹,则妙亦不妙。

译文:

道,可道了,就不再是永恒的道了。名,可名了,就不再是永恒的名了。那个没名没姓的无,是万物的起始。那个有名有姓的有,是已分娩万物的母亲了。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只是不同叫法而已,都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