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冷兵器战争是怎样的?真的是几十万大军在一起缠斗吗?

这问题太大了!
首先要说的,古代的冷兵器战争,确实有几十万大军参与作战的时候。但受限于地形和指挥手段,比如古代可没有电话和电报,所以一个战场能投入十万级别的战士已经是极限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0 10:13:19

这问题太大了!

首先要说的,古代的冷兵器战争,确实有几十万大军参与作战的时候。但受限于地形和指挥手段,比如古代可没有电话和电报,所以一个战场能投入十万级别的战士已经是极限了。

其次,古代作战依靠的是军阵醉卧作战方式,否则别说十万人了,一百人级别都会变成群殴。这也就是古书上所说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我们以具体战例说一下

三月,癸酉朔,(契丹主)自将兵十馀万陈于澶州城北,东西横掩城之两隅,登城望之,不见其际。高行周前军在戚城之南,与契丹战,自午至晡,互有胜负。契丹主以精兵当中军而来,帝亦出阵以待之。契丹主望见晋军之盛,谓左右曰:“杨光远言晋兵半已馁死,今何其多也!”以精骑左右略阵,晋军不动,万弩齐发,飞矢蔽地。契丹稍却;又攻晋阵之东偏,不克。苦战至暮,两军死者不可胜数。昏后,契丹引去,营于三十里之外。

这是《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澶州之战,发生在五代时期,后晋与契丹人之间的一次会战

当时,契丹十万大军屯兵澶州城下,晋出帝石重贵则亲领大军来援,于是双方在澶州城下发生大战。契丹主亲领精锐直突晋军本阵。晋出帝针锋相对出阵应战。契丹军以精锐骑兵发动攻击,但是晋军保持阵形严整,发弩反击,暂时打退了契丹精骑的进攻。随后契丹人又重新集中兵力,主要攻击晋军大阵东面(右翼),希望由此形成突破崩坏晋军阵形,这次进攻也没有获得成功。会战中,双方死伤都很惨重。到了傍晚,契丹人觉得无法取得突破,因此退兵,会战即告结束。

简单说,古代打仗,步兵扛线,骑兵打冲锋,弓弩兵输出和掩护。

具体作战方式:

唐诸兵家,皆谓弩不利于短兵,必以张战大牌为前列以御奔突,亦令弩手负刀棒,若贼薄阵,短兵交,则舍弩而用刀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常先定驻队人收弩(恐弩临时遗损)。 ——《武经总要·前集·卷二》

诸军当结纯枪、纯弓、纯弩队。枪之队在前,弓次之,弩次之。其弓弩手各带刀斧。每队九十人,通九队作一部,九部为一阵。缘弓可射八十步,弩可射二百余步,虏骑若近,先发弩,枪、弓队小坐,次发弓,若至前,则纯枪之势甚壮,可御马足,鲜有不胜。——《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二》

士兵要根据兵器的不同组成不同的战队,每个战队承担不同的任务,然后会根据将领的指挥,旗帜、金鼓和传令等等分别或一起投入战斗。

至于战斗结束后,战死的士兵如何处理?己方的肯定是统一收敛与掩埋,敌方的可能会被斩下脑袋,堆在一起,作为京观,尸体则暴尸荒野。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高句丽的时候,还看到过之前隋军征伐高句丽失败后,高句丽人用隋军首级垒的京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