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书里的故事哭,说明与书里的故事产生了共鸣,那么就要了解是哪个情节让他觉得想哭,带他出去走走,等他心情平复的时候跟他聊聊,还是要找到哭的深层次原因,以免孩子有解不开的心
孩子看书里的故事哭,说明与书里的故事产生了共鸣,那么就要了解是哪个情节让他觉得想哭,带他出去走走,等他心情平复的时候跟他聊聊,还是要找到哭的深层次原因,以免孩子有解不开的心结,影响他成长。
8 岁的孩子进入了一个是非观念的敏感期,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发现,8岁的孩子,开始明白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初步建立是非观念,他们的思维开始丰满,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8岁的孩子在情感上也是最需要妈妈的年龄,妈妈需要每天至少拨出半个小时,全心全意满足孩子“全部占有妈妈”的心理需求,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对妈妈的心理依恋期。8岁孩子还会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试图找到在家庭中的位置。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试试用以下方法引导:
首先,家长要弄清什么是真问题。家长可以认真读一下引起孩子伤心的这个故事,结合生活场景,体会哪个情节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在孩子心情平复时,与孩子沟通其中情节,弄清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其次,包容与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无论得到的结果与自己想的是否一致,都要用包容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努力为孩子提供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
最后,坚信爱是最重要的。什么事情也不能凌驾于孩子获得安全与爱的感觉之上,让孩子坚信父母对他的爱,在爱的基础上才能有无障碍的沟通,以及充分的信任,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希望孩子能够顺利度过8岁的情感依恋期,坦然走向9岁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