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入人家窠臼的诗,叫窠臼诗,
有固定的格式,你照葫芦画瓢就是了。
打油诗,多用俚语和俗语,浅显、
直白,但也押韵。现在的打油诗,没
有几首写得幽默风趣。
讽刺诗,顾名思义,以嘲笑讽刺
小编认为要回答此问题还得先从窠臼诗、讽刺诗、打油诗的定义说起。
一、什么是窠臼诗 由于窠臼一词被解释为“现成格式、老套子”,那么小编认为窠臼诗是指近体诗(即今体诗、格律诗)而言,因为在按形式分类的诗歌中,近体诗是最具“现成格式”的诗。
1、近体诗定义: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2、近体诗种类:近体诗包括每首四句的绝句(五绝、七绝)和每首八句的律诗(五律,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3、近体诗的特点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①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
②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绝句不考虑对仗;
③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例如,平起、首句押韵(七绝的一种类型):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例诗:《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什么是讽刺诗
1、诗按内容分类可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而讽刺诗就是其中一类。它是一种诗人对事物或社会的阴暗面用辛辣、幽默的语言进行鞭笞、揭露的诗体。
2、其特点是含蓄、文雅、辛辣、嘲讽,意味深长。
如: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通过华丽雅致的语言,把偏安杭州的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形象揭露得淋漓尽致。
三、什么是打油诗
1、打油诗是指用语俚俗、诙谐幽默,不求平仄对仗,但讲究用韵的诗。
2、打油诗特点
①用语俚俗、诙谐幽默;
②讲究用韵,不求平仄;
③创作较易,便于记忆。
3、打油诗的由来:
据传,唐人张打油写了首《咏雪》
江上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该诗用词虽俚俗,但风趣幽默,咏雪却不见一个“雪”字,故引起轰动。从此一个新诗体“打油诗”诞生了,张打油也千古流芳。
总之,打油诗俚语俗词,诙谐幽默,押韵顺口,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创作者只要注意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其文学价值此其它诗词毫不逊色。
四、窠臼诗、讽刺诗、打油诗的发展前景
1、窠臼诗(格律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理由是:
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在世界诗坛上是独一无二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 ; ③其严格的平仄、用韵等要求所造就的音乐美是别的形式的诗歌所难以达到的。
2、讽刺诗 一个有担当的诗人,一是要歌颂这个时代的美的一面,弘扬正能量,还要揭露、鞭笞社会阴暗的一面,促进社会进步。后者不可避免地用到讽刺诗。所以讽刺诗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占据诗坛的一席之地。
3、打油诗 打油诗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诗歌,易作易懂,传播快。一首好的打油诗,或歌颂或讽刺,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甚至能起到其它形式诗歌起不到的作用,所以有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小编的回答就到这里,欢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