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农村有兄弟不和?其实家里兄弟多,哪里都有这种现象!
不过既然说的是农村,就从农村说说兄弟不合的原因:
其一、家产分配。由于“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好多农民家庭以多生儿
何止是农村有兄弟不和?其实家里兄弟多,哪里都有这种现象!
不过既然说的是农村,就从农村说说兄弟不合的原因:
其一、家产分配。由于“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好多农民家庭以多生儿子为光荣。兄弟是迟早要分开过的。这就牵涉到了房子、钱、农具、灶具等等的“家产”的平均分配。兄弟们分家一般是儿子各算一份,父母算一份,这样一个家的所有“家产”被分成了几块。儿子们都娶了媳妇的还好说,若有一个还没媳妇,那媳妇钱谁来掏?父母一定会倒向没娶媳妇的儿子一边。这不是让这个儿子得到了双份“家产”吗?儿子间会反目为仇。
其二、赡养父母。老来难,为养老兄弟间闹不合司空见惯。兄弟要分家了,老人也得生活啊!或单过,或跟着其中一个儿子,或“轮饭养老”,老人生病了需要看病钱,每月交付分摊的老人生活费,“轮饭养老”的接住,稍有不“慎”,兄弟间闹分歧、有时还会对簿公堂,把出嫁了的女儿也牵涉进来,有时还会大打出手。
其三、妯娌不和。家和万事兴,妯娌关系至关重要。毕竟各为人妇,又都考虑的是自己小口子的事,为孩子、为老人,有时还会为鸡啊,猪等一些琐事,妯娌相互拌嘴、甩脸子。偏偏有些男人只听媳妇的话,一说一准。兄弟间的摩擦愈来愈大,相互也断了来往,形同路人。
其四,记父母“仇”。儿女都是父母心头肉,本来哪一个儿女他们都是惦记在心的。只是对听话懂事的孩子不太去打骂,对小点的比大点为孩子照顾的地方多,这样以来,常遭父母打骂的、不太操心吃穿的孩子,心里留下了“阴影”,总觉得他缺少父母的关怀和爱护。待父母遇到难处了,一切都推给曾经被宠爱的那个兄弟。兄弟也就怨冤相报。
其五、耕地划分。这也是兄弟分家重要的一环,但又不在分“家产”之列。农村的土地大都是父母耕种的,就是儿子结婚了,对种地也上太上心。只有分给地自己收了粮食才知道地的肥力,若遇到征地有赔偿了才想到“值钱”。这个时候埋怨父母,妒忌兄弟。
其六、父母后事。父母都有善终的那一天,这似乎与赡养老人无关。一般来说,父母善终后,兄弟业齐心协力料理父母后事,将其花费平均分摊。农村老话都说“养儿别养三”,儿子多了,口多事杂,父母后事在谁家过,兄弟们专给这个兄(弟)找茬,因为过事完了剩的菜啊、肉啊、凡是退不了的东西不都落下了吗?硬要多摊钱,父(母)灵堂前攻击谩骂,甚至发誓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凡此种种,只是所见所闻农村兄弟不合的原因。当然也许还有其他的,但总没有这六点“致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