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喜事不回村参加,轮到他们家有事时村民会来吗?这得分两种情况,一是人不来但礼金来了,二是人不来礼金以不来。村里的人爱憎分明,结局不一。
今天农村的现状是在家居住的人口比
左老伯在城里工作了一辈子,他去世后,儿子在老家里办理后事,但是,由于他们常年在城里居住,很少回到村里,邻居们谁也没有前来帮忙的!左老伯的儿子一筹莫展,就在这非常尴尬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年轻人,他跑前跑后,很快就召集了几十个邻居帮忙,顺顺当当地为左老伯办理了后事。
这个村子叫张家庄子,村子不大,大约有一百户人家,顾名思义,村里只有一户人家姓左,其余的全部姓张。
姓左的这户人家,就是左老伯家。他们是投奔亲戚来的,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左老伯的父亲年轻时身体就不好,整天病病怏怏的,父亲46岁那年,去地里干活时,淋了一场大雨,发起了高烧,几天后就去世了。
左老伯还有一个哥哥,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母亲独自抚养两个儿子,非常艰难。
左老伯的姑姑在省城里居住,听说他姑父是有身份的人,姑姑同情他们孤儿寡母的 ,就把他们从村里举家搬到了省城生活。
左老伯和哥哥都非常聪明,在姑姑和姑父的帮助下,他们都考取了大学,在省城有了好工作,成家立业了。
左老伯年轻时在省城忙于工作,很少回村里,清明节偶尔回来一趟给父亲扫墓,都是来去匆匆。
上去年纪了的左老伯,叮嘱儿子左强,人要落叶归根,在他百年之后,一定要回村里,他要回到那片土地上去。
去年春天,张老伯去世了,他的儿子左强左右为难,如果遵从父亲的遗愿,回到村里安葬,但是人生地不熟,他真是有些发愁!
但是如果让父亲安葬在城里的公墓,又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怎么办?
无奈之下,儿子还是顺着父亲的心愿,和城里的几个亲戚一起,回到了村里安葬父亲。
家里的老房子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蜘蛛网布满了屋子的角角落落,院子里空无一人,左强心里一片凄凉。
按说这样的白公事主人不用出面,家里老人去世后,村里邻居都会自发地前来帮忙,该干什么干什么,有条不紊,体面地送别老人。
但是由于左强这些年很少回村里,他甚至根本不认识邻居们,这些邻居虽然听说了左老伯去世的消息,但是,他们也没有过来帮忙。
住在左强老家一墙之隔的是张大爷,他生病卧床不起已经六年了。
得知左老伯去世后,张大爷竟然呜呜地哭了,他躺不住了,要挣扎着坐起来!
他的儿子张大明一把按住他,问他:“爹,你想坐起来干嘛啊?左老伯去世了,咱们和他也不熟悉,你哭什么?”
张老伯听儿子这么说,他生气地呵斥儿子说:“你懂什么?你和张老伯不熟悉,你怎么知道我和他不熟?咱们欠他的情分大着呢!”
张大爷老泪纵横地回忆起了往事,他和左老伯有深厚的特殊的交情。
距离张家庄子三里外的地方有条河,河边有一个葱葱郁郁的树林子。
每到夏天,孩子们就在树林子里放牛,捉知了,玩得不亦乐乎。
孩提时代的张老伯和左老伯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块儿上学,一块儿挖野菜,一块儿放牛。
那天,他们俩又牵着牛去了河边的树林子里,牛悠闲地吃草,他们俩和别的小伙伴追逐打闹。
左老伯放的是一头老黄牛,本来黄牛一直在安安静静地吃草,但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拿起树枝把这头黄牛使劲抽了一下子,黄牛当时就焦躁不安,挣脱绳子就要跑。
年仅十岁的左老伯急了,他赶紧去拉栓牛的绳子,但是,牛的后蹄一撩,正好踢在左老伯的脑门上,当时就血流如注,他一下子晕过去了。
别的孩子都吓傻了,张老伯比左老伯大几岁,他没有慌,他一把脱下自己的褂子,赶紧用褂子把左老伯的伤口缠紧了。
他背起左老伯就往卫生院跑去,路上磕倒了好几次,张老伯的膝盖都磕破了。但是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只想着快点赶到医院救人!
当左老伯的母亲闻讯赶来时,左老伯已经醒了,头上缝了好几针。
母亲对张大爷千恩万谢,她从家里用一个瓢子端来了几个鸡蛋,又去集市上买来了一件上衣,送到了张老伯的家里。
在那个年代里,鸡蛋可是值钱的东西,很少有人舍得吃的,都是拿到集市上卖钱,补贴家用。
张大爷的母亲说什么也不要鸡蛋,更不要那件上衣,她知道左老伯家孤儿寡母的过日子不容易。
张大爷的母亲对左老伯的母亲说:“嫂子啊,你不用把这事放在心上,孩子被牛踢着了,谁看到也不会不管的,俺家孩子皮实,腿磕破了早就不疼了,他那件破褂子更不值钱,你还买衣服干嘛?”
从那以后,张大爷和左老伯这两个小伙伴更铁了,谁有了好吃的都得留着一点给对方。
如果哪一个受了小伙伴的欺负,另一个就会冲上去讨个公道。
左老伯12岁那年,举家搬走的,临走时,他和张大爷这两个小伙伴挥泪而别。
左老伯把自己的一个新书包留给了好朋友,张大爷把自己珍爱的象棋送给了左老伯,让他带着去省城。
汽车站离张家庄子大约二十里路,张大爷一直步行把左老伯送到了车站,俩人依依惜别。
左老伯去了省城后,头几年经常和张大爷写信联系,但是,慢慢地随着时间推移,俩人失去了联系。从此,两个人天各一方。
那年,张大爷的母亲突然病了,面黄肌瘦,浑身无力,在县医院里没有查出是什么毛病,只得去了市医院,但是,住院一段时间后,效果不大,眼瞅着母亲越来越虚弱,张大爷心急如焚。
母亲几次住院,已经让张大爷债台高筑了。孝顺的张大爷看着母亲受罪的样子,他的心里如刀割一样痛苦。
张大爷狠狠心,卖了家里一头正在长膘的黑猪,决定带着母亲去省城大医院治病。
在省城医院,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脸上开始有了血色,也能吃点东西了。
欣喜之余,张大爷很快就发愁了,卖猪的钱马上就要花光了,母亲的身体刚刚有所好转,还不能出院,怎么办?
那天,医院里又催着交住院费了,张大爷走出了医院,他愁得坐在路边掉眼泪,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举目无亲,去哪里借钱?
那天正下着小雨,张大爷根本没有注意到下雨了,他无助地坐在雨里。
突然,一把伞遮在了头上,张大爷抬头一看,看到了一个夹公文包的人在仔细地看自己。
张大爷站了起来,四目相对,他们一下子认出来了彼此,他们俩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原来,左老伯的单位就在医院附近,他下了班后,正好路过这里。
下班时间,路上人来人往,但是他发现一个人却坐在路边淋雨,他多看了两眼。
他发现这个人有点眼熟,但是,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左老伯边走边在记忆里搜索这个人。
他已经走过去了,但是他又几步折回来了,他再一次仔细地看了几眼,他猛地想起来了,眼前淋雨的这个人和儿时的小伙伴长得特别像!
他几步走到了跟前,张大爷也认出来了,他就是左老伯!
阔别几十年的好朋友,在异乡的街头,邂逅了,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激动得热泪直流!
左老伯把张大爷带回了家,让他洗了热水澡,换上了干净的衣服,陪他一起吃了一顿热乎乎的饭菜。
张大爷感动得不知所措,他看到了左老伯家住得很宽敞,楼上楼下都有房间,屋里还铺着地毯,他就知道左老伯在城里也算是体面的人了。
但是左老伯丝毫没有嫌弃他的样子,他们俩仿佛还是多年前胜似亲兄弟的小伙伴!
吃完饭,他们一起去了医院,左老伯悄悄地去交了足够的住院费,他来到病房,询问了张大爷母亲的病情,安慰老人安心治病。
左老伯说:“婶子,小时候我可是没有少吃你家的饭,我张哥还救过我的命呢!现在轮到我来报答你了,我就在附近上班,我家离这里也很近,以后我会常来看你的。”
临走前,左老伯又把一卷钱塞给了张大爷,张大爷说什么也不要,左老伯已经给付上住院费了,怎么好意思再要他的钱?
左老伯说:“哥,咱们两个人还分你的我的吗?咱们换个位置的话,如果在城里的是你,你会帮我更多!在村里住的时候,你对我比亲兄弟还要亲,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啊!”
张大爷的心里暖暖的。他这辈子真是没有白认识左老伯啊!
张大爷的母亲出院时,左老伯给买了很多水果点心,又给雇了一辆车,把他们送回了家。
这些年,张大爷心里一直觉得欠了左老伯太多情分,无奈的是他自己的身体也不好了,几年前的一场脑出血只能让他卧床不起了。
没想到左老伯比自己小好几岁,他竟然走在了自己的前头,张大爷非常悲伤,痛哭流涕!
当他对儿子张大明讲了这一切后,儿子也是眼眶通红,他什么也没有多说,马上就去了左老伯的院子里。
张大明很快就把村里经常办白公事的人找来了,他又找来了十几个和他要好的邻居,大家按照村里的风俗,开始共同操办左老伯的后事。
左老伯的儿子左强看到院子里呼啦啦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他非常感激,他开车去了镇上,买来了好烟好酒,让饭店里给送来炒好的菜,招待前来帮忙的乡亲们。
当左强从从镇上返回来时,他看到院子里乡亲们在张大明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做着一切,准备按村里的风俗送别左老伯。
张大爷坐在轮椅上也过来了,他满脸泪水哽咽着说:“兄弟啊,我还没有来得及报答你的恩情,你怎么就走了啊!”
在张大明的操持下,乡亲们帮忙体体面面地送走了左老伯。
左强感慨万千,真的是亲不亲故乡人啊!这么多年,自己从来没有回来过,但是,送别父亲时,多亏了大家帮忙啊!
左强家的老房子都要漏雨了,他对张大明说:“兄弟,我放下钱,你帮忙修缮一下吧,这里是我的老家,也是我的根啊,以后我得常回来看看。”
张大明说什么也不要钱,他说:“这点小事给什么钱?你放心就是,我马上就找人给翻修一下,花不了几个钱!再说你家老爷子当年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正不知道如何报答呢!”
张大明帮忙把左老伯家的房子重新修缮了,又把房子里面刷了一遍,他把自家院子里的小树也挪了几棵过来,还栽上了几棵花。
左强看着焕然一新的院子,他感动得眼圈都红了!
左强在家里又住了好几天才决定返回省城。临走前,他又在院子里宴请邻居们。
他说:“非常感谢各位大伯大妈、兄弟姐妹们帮助我办理父亲的后事,我没齿难忘,无以为报,以后你们家无论有什么事,只要通知我一声,我就赶紧回来!”
“我在省城开了一家大公司,有好多岗位,咱们村里的年轻人谁想来往公司上班,我双手欢迎,我也可以帮助推荐去别的公司上班!”
左强让大家记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好几个年轻人当场就表示想去省城工作,左强告诉了他们自己的公司的位置,说一定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
左强要返回省城了,他来到了张大爷家告别,他握着张大爷的手泣不成声,他说:“张大爷,看到了您仿佛就看到了我的父亲,这次多亏了大明帮我办理父亲的后事,以后你们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我会常回来看看的。”
左强把老家房子的钥匙留给了张大明,请他平时多过去照看一下,给院子里的花草树木浇浇水,给屋里通通风。
左强又去了父亲的墓前,他流着泪说:“爸爸,您安息吧,这次回来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让我非常感动,以后我会常回来看您的。”
左强依依惜别了这个小村庄,他知道从此这里有他深深的牵挂了。
回到问题:红白喜事从不回村参加的人,轮到他家有事时,村民还会来吗?任何人都讲究礼尚往来,没有来哪有往?左老伯去世后,由于他们很少回来,邻居们和他们不熟悉,都没有过来帮忙的。多亏了张大爷和左老伯多年前有份特殊的交情,张大明出面召集乡亲们,办理了左老伯的后事。
刮下春风才会有秋雨,当年左老伯念及孩提时代张大爷无私的友情,他在张大爷身处困境时,无私地大力帮助了他,张大爷一直铭记他的恩情。
张老伯去世后,张大爷的儿子跑前跑后地帮忙办理后事,又帮着修缮房子,这是爱的轮回,更是爱的传递!
左强感激之余,决定要帮助乡亲们,让村里的年轻人去他的公司里工作。
恩恩相报,会碰撞出美丽的花火,这是爱的火焰。
多么纯朴的乡亲们,多么可爱可敬的心灵!
真心建议远离家乡的游子,平时多回去看看,看看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乡亲们说说话、 聊聊天。
谁家有结婚的,或者有老人去世的,该表达心意就表达心意,最亲还是故乡人啊!
河流入海,落叶归根,老家,总是游子们魂牵梦绕的地方。老家,是心灵深处柔软的地方!
天边飘过四季的云,那是故乡对游子的深情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