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历任皇帝都是大才子,为何没有一人能得以善终?

公元502年,梁武帝萧衍建立南梁,到557年灭亡,一般史书记载是萧衍、萧纲、萧绎、萧方智四帝,其实还有不被正统承认的萧正德、萧栋、萧渊明等几个皇帝,几乎都不得善终。
一、萧衍身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2 17:59:53

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是南北朝时期“竟陵八友”之一是个文武全才。包括他的儿子都很有才名,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都长于诗文。这里需要着重提到的是昭明太子萧统,他字德施,小字维摩。他编纂的《文选》,收历代诗文辞赋七百多篇,是现存最早的诗文选本。文选怎么也收诗?原来,当时习称有韵者为“文”,无韵者叫“笔”。萧统自称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即专收文采华美的作品。后人把它看作治词章之学的必读书。可是南梁的皇帝才气有了,治国理政差了一些,导致国家动荡,自己也惨遭横死。

梁武帝初年,任用得人,有积极进取的志向,不失为南北朝时期一个较为英明的君主。在位长久以后,朝中王侯贵族贪纵横暴;执政作威作福,招权纳贿;民间赋役繁重,户口流亡;武帝本人志气消沉,而自信之心甚于早年,虽能摒除嗜欲,却无益于政事。最后导致了后来的“侯景乱梁”。被候景带叛军打破台城攻入宫中,软禁了梁武帝,梁武帝被活活饿死。

后来候景又立了太子萧纲为帝,是为简文帝。简文帝在位两年多点,做了两年多点的囚徒,最后候景派人在宴会上把他灌醉,然后用土袋子把他活活压死。及到侯景之乱结束了。十一月,湘东王绎在江陵即位,改元承圣,是为梁元帝。元帝十二岁时便好学问,夏天睡在绛纱蚊帐中,有时通宵看书,自称史书一天能读二十卷。他下笔成章,富于著述,有藏书十四万卷。梁元帝承圣三年,西魏兵破江陵,梁元帝被俘遇害。城将陷时,元帝烧毁所藏图书,为文化史上一浩劫;王公百姓数万人沦为奴婢,小弱尽遭屠杀。梁元帝出东门投降。他白马素衣,走到城门口,拔一出剑来,在门扇上打了一下,无可奈何地道:“萧世诚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啊!”魏军兵士看见他出来,上前牵着他的马,走到白马寺以北,叫他换乘一匹瘦弱老马,由一名身材高大的鲜卑人抓着他背后的衣服,押解过去。碰着于谨,那个鲜卑人把他揪下马,逼他拜见。梁王詧又派骑兵把他押到自己营里,痛加辱骂,他只得忍受。次日,见了魏国大官长孙俭,才得带走。长孙俭问他为什么烧书。他说:“读书万卷,还落到如此地步,所以烧掉。”他可以说是至死不悟的蠢人,灭亡纯由自取,与读书有何相于呢?

梁朝皇帝的悲惨命运根本就是自作自受。文学家庚信做的《哀江南赋》“若江陵之中否,乃金陵之祸始。虽借人之外力,实萧墙之内起”台城之涡,萧正德开门揖盗,不能辞其咎;江陵陷落,兄弟叔侄的内讧,何尝不是它的远因。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