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打过孩子。如果你打孩子,孩子会学习你的行为,然后模仿你的行为。相反,试着找出他们不听话的原因,并教导他们如何改变这种行为。打孩子只能暂时让孩子听话,但将来他们只会表
研究者认为自我认知大约是在宝宝1岁时开始发展的,心理学家也通过点红点实验了解到这点。就是在孩子鼻子上点了红点,带他到镜子前,如果宝宝触碰鼻子或者是视图擦掉红点,就说明他们意识到自己跟镜子里的人有关。这是宝宝理解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的开始。
当宝宝有了自我认知,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这时候他会有一种否定意识,这其实是他成长过程中进步的体现,说明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想通过挑战权威显示自己的独立。
从心理发育来讲,这个阶段的宝宝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内心的感情也不断丰富,宝宝已经逐渐开始拥有越来越复杂的情绪,并且会通过表情、语言、动作表达出来。
其实在地上打滚、扔东西、不听话都是这个年龄段宝宝心理发育过程中一种情绪表达方式。
不要把宝宝生理发育当成是错误或者不听话,这就好比你肚子饿了,生理反应告诉你需要吃东西了,这时候有人打你一顿,不让你吃,你觉得是什么感受?
不听话就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宝宝表达情绪和控制情绪。
1、合理表达情绪。最开始孩子不正确的表达方式是正常的,也就是说打滚,扔东西等。家长不要过于焦虑,这其实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解决方法:碰到打滚、扔东西、不听话的宝宝,父母不要打宝宝,应该把宝宝抱起来告诉他:爸爸或是妈妈能理解你很难过,很生气,但是你不能用打滚、扔东西这种方式。温柔的拥抱能让宝宝尽快平静下来。如果父母采用暴力或者是骂孩子的方式,很可能还会引发亲子冲突。
2、培养孩子控制情绪。可以通过启发孩子,帮他找到解决的办法,正确引导孩子。比如孩子乱发脾气了。
第一步,先让孩子冷静下来,可以在他独自哭一会,但是要确保安全的地方。
第二步,表示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表达家长对宝宝发脾气是可以理解的。(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第三步,多跟孩子交流沟通,告诉宝宝哭闹、发脾气时解决不了问题的。
第四步,启发孩子寻找解决办法和替代游戏,正确引导宝宝找一些合理的表达方式。
最后
孩子在发脾气时,不听话时,家长得先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需要家长戒骄戒躁,耐心培养。
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第一个模仿的对象,要培养怎么样的孩子,家长就应该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