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为了报仇,狠心将自己的儿子杀死,为何不被后人指责?

冯太后一辈子做了很多“错事”、“坏事”,甚至是倒行逆施的事,但奇怪的是,她的每一件事,结局都出奇地好。比如她养男宠,这些男宠都成了国家栋梁;她擅权专政,大臣都尊她为“圣”;她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2 11:03:23

那个拓跋弘又不是冯太后的亲儿子,怎么没指责,只不过冯太促进汉化厚侍孙子,给士绅的印象相当好。所以史书评价比较好。不象胡太后那样,实在是祸国殃民。

北魏是有传统的。只要被选上太子,他的亲生母亲必须要死。

拓跋弘的母亲李氏,据说是个相当漂亮的女人,走路姿态也优美。

当时文成帝闲着没事站在城楼上往下看,就跟现在那些男人看美女一样。就看见了李氏走过。这么远远看见,立马鼻血长流,欲火上窜。色眯眯地对左右说。“此及佳妇”马上跑下楼。

欲火难焚,立马抱起李姑娘,实在找不到地方,跑到仓库里面,连铺盖都没有。就临幸上了,若现在这厮绝对是个强奸犯!然后李姑娘就变成了李贵人了!

然后不久就怀孩子了了,然后就生下了拓跋弘,李姑娘可能是太年轻了,她不了解北魏这段历史,立太子杀其母,要是一般嫔妃怀了孩子都想方设法的打掉,她却傻乎乎的把娃生出来了。

准确说李姑娘就是一个胸大无脑的美女!

太武帝太安二年,李姑娘的儿子被立为皇太子。太武帝的保姆当时被封为宝太后的常氏勒令她自尽。

临死前李氏给自己的兄弟写信,嘱咐后事。

死前一讲的兄弟两字,李氏就嚎啕大哭,悲伤不已,看者无不伤心落泪。她对生,有无限的留恋。对自己的亲人,更是牵挂不已。却没有能力看着自己孩子慢慢的长大,给自己的兄弟做姐姐的照顾,带着无限的留恋了,上吊了!献文帝上台以后,追谥生母为元皇后!而年轻的冯太后没有生孩子,反而平安的逃过了一劫,又坦然了坐上了太后之位。当时献文帝拓跋弘只有12岁,立马垂帘听政了!

冯太后也是也相当厉害的一个女人。

当时主少国疑,奸臣檀权,冯太后显示出个人的机智和胆识,经过短时间的周旋后,她杀掉了乙浑,临朝听政。

冯太后当时好像还不到30岁。年轻貌美的女人,守寡难熬啊,就和风流倜傥了臣下李奕有了那么一腿。

献文帝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好面子听到外面有人议论纷纷,心中有气,其实对于他们胡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又是个受汉文化影响的孩子。觉得你给自己死去的父王戴上大绿帽子,愤怒之至。

恰巧李奕的弟弟李敷在相州刺史任上受贿,被人告发,献文帝趁机穷追此事,与法连做,杀了李氏兄弟两家。

冯太后年轻的情妇被杀,那种愤怒可想而知。因为母子失合,又摒弃富贵,信仰佛法,心烦意乱的小皇帝,一年后要把帝位传给了自己六岁的儿子拔跋宏。当上了最年轻的太上皇!

虽然是禅让给了太子,献文帝仍然大权在握,他勤于政事,赏罚严明,慎择官员,进廉退贪,尤其在事关人命的大案判决方面,慎之又慎,救了不少人命。

冯太后觉得拓跋弘越来越英明了,日子一天一天的过,母子两人却一天比一天疏远,相互猜忌之中,激起了冯太后的杀心。

在夏天的某个夜晚,冯太后派人在继子酒中下毒,毒死了这个二十三岁的太上皇!虽然冯太后毒死了自己的继子,但是对自己的孙子还是非常不错的。他的孙子对她也不错,也没有记她记恨他杀父之仇。

而且以后冯太后的私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其中王睿,李冲最受宠。

而这两个入幕之宾。在历史上表现得很不错的。尤其是李冲,人品相当的不错。冯太后死后,他与孝文帝君臣之间关系相当好的

孝文帝汉化迁都↓

历史总是幽默的。北魏整个一朝,怕儿少母壮,生母执政学汉武帝,一直是立其子杀其母,偏偏到了世宗一代。群臣力保胡太后。没让她死成。

这个太后也年轻貌美,也乱搞男女关系。她儿子也很反感。最后在她情人的枕头风吹拂下,把她亲儿子给毒死了。

后果直接造成了北魏灭亡!

魏国大将杨大眼的儿子杨华勇武过人,相貌堂堂被胡太后见后强逼上床。

事后杨华跑回自己老家,率部曲逃至南梁,胡太后还得了相思病,写诗歌一首。《杨白华》

阳春二月三,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闰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天天让宫女吟唱,惹得全国人民一片欢声笑语,喜欢在背后讨论绯闻,这是全世界,古今中外人类共同的爱好。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