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德军装甲教导师是一支怎样的部队?有什么战绩?

德军装甲教导师的建立是由古德里安大将提出的,他提议将各个装甲兵学校的教导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精锐装甲师,以加强西线的机动预备队实力,希特勒随后批准了这个师的建制。首先需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00:47:11

部队名字带上“教导”的,一般都是军队里抽调老兵精锐人员,配上尽量精良的装备,后勤也优先保障供给,这种部队是拳头部队,除战斗外,还担负总结战术,培训人员之类的任务。莱赫师的性质,就是这样一支部队,是德国布置在西线,预备对付盟国开辟第二战场的拳头部队,准备以此为核心,组建出一批装甲部队,保证未来西线的安全,但这支部队四三年底才组建,是真正的年底,十二月份!所以四四年六月D日时,自身都还有百分之十五的士官缺额没有补齐,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毕竟这支部队里都是以前北非、东线的优秀老兵。关键是D日前,莱赫师大概是被派往波兰,准备用在东线战场了,师长接到盟军登陆,需要他的部队前去时,师里面最强的豹式坦克都给火车运到德国了!然后B集团军群的参谋长,还给莱赫师下达了一个必需冒着盟军空袭,拼着命赶路去诺曼底地区硬杠的命令,结果莱赫师在盟军空袭下,损失很大的赶到战场,诺曼底地区德军兵力严重不足,防线千疮百孔之下,莱赫师四处奔波灭火,没有制空制海权,顶着盟军空袭,舰炮,往往还能靠着连排级的琐碎单位,跟盟军营团一级规模的坦克战里,赢得胜利。从这时起,后方的物资和人员补充,就再也没跟上莱赫师在前线的损失,在半年之中,这个德国全机械化师,三次近乎全灭,靠着一次不如一次的人员和装备补充,爬起来接着打,最后,在鲁登道夫大桥之战中,彻底的消失在鲁尔口袋之中……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