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民众有信奉水将军的传统。这位水将军是民间道教信仰的水神之一,被称为杨泗将军,亦称杨四将军,杨家四爷,斩龙杨泗将军。
但关于这位杨四将军具体是指哪个说法众
你全乱套了。杨泗将军,肯定不是传统戏曲杨家将中的杨四郎,他是民间道教信奉的水神,对他的供奉,在长江流域一带比较兴旺。杨泗将军也不是什么水将军。水将军,是原产于云南的一味中草药,别名水莴笋。
(杨泗将军木雕像)
中国民间的水神崇拜
杨泗将军是行船的船夫的保护神。在民间,道教的神祗很多,就拿水神来说吧,也不止杨泗将军一位。最早的,无疑是龙王爷了。并且,越往后,神仙越多。
龙母、妈祖以及杨泗将军等等,都是在水上讨生活的百姓的保护神。相较之下,龙母崇拜的历史最为悠久,妈祖崇拜次之,杨泗将军崇拜是最晚的。
(广东民间龙母诞的庆祝活动)‘
龙母崇拜
龙母崇拜,始于魏晋时期,主要盛行于两广的西江流域。在现今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还有龙母庙的祖庭,香火很盛。关于龙母的传说,是由一位顺西江漂流而下的小姑娘的事迹,演变而来的。
(妈祖像)
妈祖崇拜
妈祖崇拜,始于北宋,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一种海神信仰。与龙母类似,妈祖信仰,也是由真人真事演变而来的。一般认为,妈祖的原型是北宋时期的林默娘。
(一处杨泗庙的内部景观)
杨泗将军崇拜
杨泗将军,始于明初的可能性最大,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其信众主要集中在两湖以及江西、四川等地。可以基本肯定,杨泗将军崇拜的发源地,在湖南、湖北一带。
那么,为什么在四川、重庆、安徽、江西甚至陕西等地,也有那么多的杨泗庙呢?这位杨泗将军,有没有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原型呢?
杨泗将军之谜
首先,杨泗将军的原型姓杨,这一点是无疑的。
按照合理的推断,泗是由四演变而来。因为这位杨家老四是水神。另外,他当时是否是一名武将呢?我看倒不一定,也许是,也许不是。
因为,道教中的元帅和将军,往往指的是成仙之后的天兵天将。所以,杨四在人间的时候,可以是将军,当然,也可以不是。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他老人家派谁去当这个水神,都没毛病。
(京剧《四郎探母》造型)
其次,传说中的杨家将中的杨四郎,应该不是杨泗将军的原型。
杨家将,乃北宋磁州人士,即今日的河北邯郸。可是,杨泗将军的信众,却都集中在长江流域。
我们很难想像,在长江流域,没有多少民意基础的杨四郎,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千里之外的水神。所以,所谓的杨泗将军,一定另有其人。
(杨泗庙,以武汉市和长沙市最多)
再次,杨泗庙这个地名或者庙宇原址的数量,以武汉市和长沙市为最。
我们看看杨泗庙的分布,武汉市有18处,长沙市有16处。不信?您可以查查地图。大致上,杨泗庙,在两湖地区,特别是围绕着洞庭湖区和长江流域,呈密集分布的状态。
杨泗将军到底是谁?
一种说法是,杨泗将军的原型是农民起义军将领杨幺。
杨幺(1108年-1135年), 是南宋义军首领,湖南汉寿人,主要战斗经历集中在洞庭湖区附近,善于水战。杨幺死后,他的事迹在汉寿和洞庭湖区广为流传,形成了一系列的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故事。
各船户最信奉杨泗将军,公立庙,各船开到,例必至庙敬之。
(描写杨幺事迹的连环画的封面)
还有一种说法是,杨泗将军的原型,是宋末明初的湖南长沙的一名少年。
杨四天赋异禀,可以运用法术,控制水患。传说,杨四,七岁成神,杀了闹水患的恶龙,被封为将军。所以,很多地方的杨泗庙里的杨泗将军,分明是一个少年模样。
另外,必须指出,在明清时期的官家看来,杨幺是所谓的反贼,而少年杨四的身份,就显得无害了。
(广州丹水坑,杨四将军庙)
广州东郊的丹水坑,有一处杨四将军庙,其源头就是那位长沙的治水少年。 杨四将军庙,位于广州丹水坑景区内,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颇具岭南特色。庙里供奉的杨泗将军,是一幅少年模样。
根据记载,当年,当地原宏岗村的徐景良,率十三位村民,徒步十多天,赴江西省请回杨四驱瘟,瘟疫立止。而江西的那位杨泗将军,来自湖南长沙。
小结
基本可以断定,湖南是杨泗将军信仰的发源地。到了明清时期,杨泗将军信仰,随着长江、洞庭湖、汉水、湘水等流域的航运业的发展,逐步扩展到周边地区。
旧时,航运业被帮会袍哥把持。这样一来,就更加增添了杨泗将军崇拜的神秘感,同时,也加快了杨泗将军信仰的传播速度。
湖广填四川,是一场大规模的移民运动。随着移民潮,杨泗信仰更是借着东风,传到湖北、四川、河南、陕西、两广、云南等江河沿岸以及湖泊水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