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身着粗衣,也挡不住昂扬的风骨气质,你同意吗?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点非常同意,一个人内在的气质和风骨不是靠外在的衣装能装扮出来的,这完全靠的是内在的修养,而修养靠什么?只能靠读书了,但这里的读书不是死读书,苏轼这句“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5 11:52:30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点非常同意,一个人内在的气质和风骨不是靠外在的衣装能装扮出来的,这完全靠的是内在的修养,而修养靠什么?只能靠读书了,但这里的读书不是死读书,苏轼这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书”的涵义更广泛一些,应该指的是“阅历”。

古人讲究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多读书人读书之余就是尽可能地去游历。如果一个人天天就是钻进屋子里死读书,没有经历过世事的沧桑,我想这个人的气质也不一定能得到“升华”,身边原来有几个人就是这样的,简直就是生活中的白痴,什么事也不懂,人情世故也不通,别说“气自华”了,有时候还有点猥琐的感觉。

一个阅历丰富的人很容易就具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阅历”的积累,其中“阅”可以是来自博览群书,“历”是历经世事的沧桑。生活处处皆学问,不经历一番风雨,如何洗尽身上的铅华,苏轼的一生不正是这样一种真实的写照吗!

一个饱读诗书的人,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美好,看到落日,不会之说:夕阳好漂亮啊,跟个鸡蛋黄似的。他会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或者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到冬天下雪,朋友圈中晒照片的时候,也不会之说:2019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你会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或者是“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代也有“范进”这样的书呆子,但凡流芳百世的那些文学家们大抵都是有生活有故事的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生活阅历的人只会读得朗朗上口,有过生活的人能体会到里面诗人细腻的思念家乡之情。

博闻强识会让你自信,摸爬滚打能让你成熟,读书会丰富你的内心,读诗能让你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最近走红的“流量大师”不正是对这句诗最好的解释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