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站里经常有人说出门没带现金,让你给她10块,然后她说用微信转你,帮吗?

这都是套路,因为我也遇到过。心软时上当过,后来一个乞丐为我破了局。
2013年,我还在读高中。那时候的压力非常大。因为还有不到半年,我就要参加高考了。我却始终没有找到最佳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08 05:35:53

我认为这都是套路,因为,我也曾遇到类似的事,心软上当过,后来,一个白馒头为我破了局,也试探出事情的真假性。

2009年,我在广东某小镇上班。那天的心情特别不好,情绪很低落,因为,白天上班的时候被主管说了很多很难听的话。

下班后,和老公到镇上印象比较好的森林公园去走走。

走着走着,我们就被一个小伙子拦住了。他穿得挺干净整齐的,白色衬衫,黑色西裤,小皮鞋也擦得发亮。

整体感觉这人特别有精神,讲话的语速虽然有点喘,但态度也是不卑不亢,他跟我们求助说:朋友,能不能帮帮我?我是到这里来找朋友玩的,但钱和手机还有证件都被偷了,也无法和朋友取得联系,你们能不能给我20块钱,我回去的车费?

当时觉得穿得这么整齐的一个人,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怎么会泼出脸向陌生人开口?再说,手机、钱包被偷,也是常有的事。

另外,出门在外的,谁还没个难事?

当时,老公就从口袋里把20块钱给了他,他还让我们留手机号给他,说他回去就把钱还给我们。

我们看他说得很诚恳,也就没打算要他还,毕竟,这20块钱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可是,第二天上班,有同事在讨论这件事,虽然遇到不是同一个人,但都是一样的说法:找朋友或亲戚,钱包手机被偷了,需要20块钱坐车回去。

再后来,身边更多的人遇到类似的事,经常听到有人在讨论。我们就确定自己是被套路了,而且他们还是非常高级的团队。

以前,在路上摆摊、面前放一个破碗的那些人都是明晃晃地卖惨,穿得破破烂烂的,甚至是衣不遮体,一脸的麻木,双眼无神,身上都是泥垢。

反正就是一副活不下去的样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说实话,对于这类人,刚开始还会产生同情心,但见得多了,我们也麻木了,不想给了。

所以,这伙人就来个逆思维,他们同样卖惨,但却让人觉得彼此是平等的,他们是有能力还上的。

侧面告诉帮助他的人:我并不惨,只是遇到了点麻烦。

这也是人之常情,在大几率下,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遇到的事。

而我们被套路了也只能自认倒霉,只能怪对方太高明了。想不到过了半个月左右,我们在文化广场的桥边上,遇到了同样的情景,只是换了人物。

同样是穿得整整齐齐的一个小伙子,他拦住我们说他钱包手机都被偷了,已经两天都没吃饭了,问我们能不能给他10块钱吃个快餐。

那时候的快餐好像是5块到8块左右,所以,如果没有前一次的经历,我们还是会上当的。

只是,这个人的运气不好,选错了地点,三米远的地方刚好有一阿姨在卖白馒头。

当时,老公让他等我们一下,两分钟就拿来5个白馒头给他。老公可能还为上次被套路的事正窝火着,今天这人正好撞枪口上。

老公把馒头递给他后,不让他走说:你不是两天没吃东西了吗?这5个馒头足够你吃饱了,你就在这吃,我要看着你吃饱再走。

我现在还记得那人一副遇到鬼的样子,完全是惊呆了,更有一种不知如何收场的羞愤,却又不能直接发作。

老公是以这样的方式逼他在众人面前自爆身份,以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后来,桥上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而他手上的馒头还尴尬地拿在手上。看着大家对他的指指点点,他扔下馒头狼狈地跑了。

当时,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最近发生过同样的事,很多人都觉得老公的方法特别棒,还说: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也要这么干。

而那些走捷径从别人口袋里掏钱的人,用这样的手段可谓是屡试不爽。而他们也非常聪明,在听到大家讨论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目标人群都是一些年轻人。

我猜,那些人觉得多数年轻人对钱都会表现得大方一点,一般10块、20块的,就是一包烟的事。所以,他们很容易得手。

而我通过老公买馒头的事,我觉得: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哪怕帮也需要讲究点方法。

其实,这个社会中,最让我们寒心的不是没人帮,而是我们的善良被收割、被利用。多少不法分子就是打着这样的旗号去收割我们的善良。

记得一本《幼儿读物》的书中曾有一个事例,大概意思是教育小朋友,要小朋友懂得:如果有人向他们问路或带路的话,他们应该让那些人找大人,而不是“小朋友”。

同样,如果在地铁站里有人说出门没带现金,让你给她10块,然后她说用微信转给你,你也可以让她找地铁站的工作人员,他们都会很乐意帮忙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我们也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是我遇到需要现金而口袋里没有现金时,我一定会找地铁站的工作人员,而不是向一个陌生人求助。

所以,从这一个细节上可以判断出:这件事不能帮。

说一个我的经历:

记得好像是2000年,我在深圳蛇口到观澜,那时候去深圳需要过关口,没有直达车。而我当时还没试过独自一个人坐车,加上没出过门,年龄又比较小,心里特别担心自己会坐错车或错过班车。

最后,还真的是担心什么就来什么,过了关之后(好像是宝安区),我就分不清哪是哪了,不知道该到哪去坐车。

不过,幸运的是附近有治安亭,后来,治安员详细地告诉我坐车地点和该坐哪路车。

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在当时,我最害怕的就是上错车,万一我问的人不负责任地给了我错误的信息的话,该怎么办?

所以,我觉得只有治安员才是最可信的,只有他们才不会骗我。不知为什么,看着那一身警服,就能感觉到安全感。

而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到我和老公所遇到的事情上,他们有困难完全可以找巡警,可他们却偏要向陌生人求助,说穿了,这就是一个套路。

在最后,我想说: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我们要学会去做判断,从整体环境上去看整件事情是否合理?

如果是不合理的,那肯定就是有猫腻的。

虽然钱不多,但却危害极大,它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它可能让我们不再相信这个世界,所以,正确的判断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我们没办法拒绝意外的发生,但我们可以做到有效地避免意外的发生。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