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五味、五藏、五行、五色等,你能答对几个五?

谢谢邀请。大致说说我知道的吧,如有不足,欢迎指正。
1.五味:指酸﹑甘(甜)﹑苦﹑辛﹑咸五种味道。功效分别为:多酸味能敛肺涩肠;多甘味能补虚缓急;多苦味能降泄燥湿;多辛味能发表行散;多咸味能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5 17:56:31

谢谢邀请。大致说说我知道的吧,如有不足,欢迎指正。

1.五味:指酸﹑甘(甜)﹑苦﹑辛﹑咸五种味道。功效分别为:多酸味能敛肺涩肠;多甘味能补虚缓急;多苦味能降泄燥湿;多辛味能发表行散;多咸味能软坚散结。

2.五脏:心﹑肝﹑脾﹑肺﹑肾。

3.五行:金﹑木﹑水﹑火﹑土。指白、青、黑、赤、黄五种颜色,按照五行学说:白属金属肺,青属木属肝,黑属水属肾,赤属火属心,黄属土属脾。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4.五色:白、黑、青(绿)、赤(红)、黄。具体的参照五行。不再赘述。

5.五术:山、医、命、相、卜。

6.五通:气血通,脏腑通,津液通,经络通,心脑通。

7.五主:五主即五脏所主。即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8.五液:汗、涕、泪、涎、唾。五脏所化生的液体。即汗、涕、泪、涎、唾。《素问·寒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9.五声:笑、呼、歌、泣、呻 。

10.五臭:五臭也叫五气,即臊、焦、香、腥、腐,《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

11.五志:喜、怒、思、忧(悲)、恐五种。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

12.五脉:五脉即五脏之脉,也叫五决。决,判断之意,是根据五脏之脉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洪),脾脉代(缓),肺脉毛(浮),肾脉石(沉)。谓五脏之脉。”次为五脏平脉,为正常之脉象。

谢谢大家的阅读,喜欢我的话,记得关注我哦。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