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吕行动”中出现那么多有实力的王侯,可为何非得等吕雉死后才动手?

刘邦驾崩后,吕后第四天才发丧,前三天她一直密谋如何除掉元老大臣,但经深思熟虑,认为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打击面太大,牵扯的东西太复杂,盘根错节,并非吕后所能把控。然而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8 11:39:37

刘邦驾崩后,吕后第四天才发丧,前三天她一直密谋如何除掉元老大臣,但经深思熟虑,认为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打击面太大,牵扯的东西太复杂,盘根错节,并非吕后所能把控。然而吕后之所以有这个念头,无非就是怕这帮人起来造反。

(吕后剧照)

其实这帮人远没有吕后想像的那么“邪恶”,也不具备造反的实力,所以没有一个人跳出来挑事儿,反而同吕后相处还算“融洽”。事实上,这就是一种平衡,双方谁都吃不掉对方,因为元老重臣看似庞大,其实是一盘散沙,而吕后的家族势力也不容小觑,所以没有人敢冒这个险。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吕后一直没有放松对元老重臣的警惕,为了确保政权稳固,吕后不停的壮大自己家族势力。而这个过程只能以牺牲刘姓宗室为代价。

刘邦建汉后,一共分了七异姓诸侯王,即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韩王信、赵王张敖、长沙王吴芮。但是经多年“努力”,到他去世前,七大异姓诸侯王的六位改了刘姓。即楚王刘交、淮南王刘长、梁王刘恢、燕王刘建、代王刘恒、赵王刘如意,只有“老实巴交”长沙王吴臣(吴芮之子)没变。另外,刘邦又将刘濞封为吴王,刘友封为淮阳王,刘贾封为荆王,刘肥为齐王。

(代王刘恒剧照)

其中刘交为刘邦的异母兄弟,刘濞为刘邦的侄子,刘贾为堂兄,其余几个均为刘邦的儿子。而这些诸侯王有一个共同特点:非老即弱,根基太浅。比如刘交、刘贾垂垂老矣;而刘濞、刘肥刚才成年;几个儿子还在少年;重要的是,这些诸侯王全都刚被封王,还没来得及形成气候,所以只能沦为吕后摆布。

接下来,刘如意、刘友、刘恢直接或间接被吕后害死。赵王成了吕禄,梁王成了吕禄。当燕王刘建去世后,吕后又将其子嗣除尽,然后让自家人吕通坐上燕王之位。为了不至于被人诟病,吕后先后将刘盈的几个年幼的儿子刘彊,刘武,刘不疑,刘义,刘朝,刘太封了王,最后又将刘泽(刘邦堂兄)封为琅琊王。

(刘盈剧照)

但是,吕家三王全是货真价实,势力强大的诸侯王,而刘家几个王要弱小许多。如此一来,吕家势力就凌驾于元老重臣及刘姓宗亲之上。吕后晚年,又将侄子吕禄封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将吕产封为太傅兼将军,统领南军。北军负责长安守卫,南军负责皇宫安全,二人一内一外,将长安牢牢控制。然而吕禄、吕产二人太过无能,吕后刚去世就被元老重臣夺了军权,致使吕氏家族成了案板上的肉。

诸侯王中,齐王刘襄首先有起兵的意图,于是他先派内史祝午联络就近的琅琊王刘泽。没想到刘泽胆怯,以年老兵弱为由拒绝。刘襄担心刘泽在后方捣乱,于是心生一计,遂派内史祝午传话刘泽说:我不懂军事,而您随随高皇帝久经沙场,干脆这样,您来齐国助我一臂之力,做我的统帅,率兵入京铲除诸吕。

刘襄是齐王刘肥长子,刘邦的长孙,刘泽是刘邦的堂弟,按辈分刘泽是刘襄的叔叔。因此,刘泽直接来到临淄会见刘襄。让刘泽没想到的是,来到临淄即被扣押。为什么会如此呢?归根结底,两个人“各怀鬼胎”。

原来,刘泽娶了樊哙之女为妻,而樊哙的妻子又是吕后的妹妹吕媭。所以,刘泽实际上是半个吕家人,而且平时对吕后也非常顺从。如今吕后去世,面对刘襄的灭吕邀请,刘泽犹豫不决。而当刘襄提出让刘泽统领兵马时,刘泽没理由推辞,只能接受。

显然,刘泽是被逼上梁山。而反过来讲,如果诸吕被灭,自然也有他一份儿功劳,不至于遭刘氏宗亲嫌弃。何况,从另一方面讲,光是使用刘襄的兵马,也可保全自己的实力。所以,不难看出刘泽老谋深算,求万全之策,非常狡猾。

但是,刘泽的小算盘早被刘襄识破。最初刘襄也是为了防止他往后院放火,所以才将他骗到齐国。而刘襄此行的目的表面上是灭诸吕,实际上为夺皇位。既然为了皇位,自然要先扫清身边的障碍。刘泽被软禁后,刘襄马上到琅琊国收编了他的军队,然后准备杀向长安。

刘泽被骗后,鼻子都气歪了,他太不甘心被刘襄捉弄,苦思冥想又生出一计。于是他对刘泽说:“您是齐王长子,高帝长孙,按理说皇后位肯定非您莫属,而我在族人中年龄最长,有重要的发言权。所以,我可以说服大臣们拥立您为皇帝,到时岂不是事半功倍,省去不少麻烦、周折。”

刘襄听后,觉得有道理,于是放刘泽去长安为自己谋位。但是让刘襄没想到的是,刘泽不仅没有在朝臣面前替自己美言,而且直接投了反对票。更让刘襄无奈的是,颍阴侯灌婴已经陈兵荥阳,拦住了西进长安之路。所以,当诸吕被铲除后,刘襄只能眼睁睁看着众人拥代王刘恒登上皇位后,自己又退回齐国,做了一位安分守己的诸侯王。

综上所述,所谓“诸吕行动”中出现的王侯其实只有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其他的诸侯王并没有参与行动。而剿灭诸吕的其实是以陈平、周勃、郦商、曹窋等人为首的一些元老重臣,也就是陪刘邦打天下的“军功集团”。而他们的方法不过是先骗吕禄放弃兵权,后又将吕产截杀,掌握南、北二军,最后消灭诸吕。

(汉文帝剧照)

所以,不难看出,所谓参与“诸吕行动”的王侯们是为了利益的再次分配。既元老重臣寻找可操控的利益代言人,而齐王刘襄直接为皇位而来。于是最终博弈的结果是元老重臣获胜,代王刘恒被拥立为帝,齐王刘襄被淘汰。

但是纵观历史,显然是元老重臣被刘恒的外表所蒙蔽,他们想操控的人远不是一个“软柿子”。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