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最大航母,日本信浓号到底是怎样的一艘舰?

有个大多数军迷可能回答不上来的冷知识:1959年之前,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航母是哪艘?不是“中途岛”级,也不是“福莱斯特”级,而是本问题的主人公——旧日本海军“信浓”号航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5 18:46:16

二战期间,日本建造了一艘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信浓号”。本来“大块头有大智慧”,但“信浓号”是个不幸的家伙,在正式服役后的第20个小时,就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从而创造了世界舰船史上最大却最短命的航空母舰的记录。本来,4枚鱼雷的攻击完全是小事一桩,但没有经验的“信浓号”的舰长在航母受到攻打后没有减速行驶,加之船舱没有安装密封门,在巨大前进速度面前,没有发射过一炮,也没有起飞过一架飞机的“信浓号”永远地沉睡在了冰冷的大海中。

表面来看,是“信浓号”时运不济。但实质上,“信浓号”的覆灭正反映了日本在二战后期的穷途末路。1944年末,日本海军在经历了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圣克鲁斯海战和马里亚纳海战这5大航母大战以后,能够作战的主力航母或是受到重伤,或是被击沉在海里,能被派上用场的航母真是少之又少。也许就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信浓号”才匆匆上马,之的匆匆起航,最后匆匆沉没的。

从外部原因来看,“信浓号”的沉没多少有点巧合的意味。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44年11月26日,本来美国这天晚上有个轰炸日本的计划,由美国轰炸机直接在空中对日本进行空中扫荡,作为后方搭救被日本击落的飞行的“射水鱼号”潜艇,则潜伏在海岸处。让人没想到的是,当晚的轰炸计划突然取消了,没有了救急任务的“射水鱼”号则继续以前的任务。

11月27日晚,正在海中航行的“射水鱼”号的雷过突然出现故障,为了修复出现的故障,“射水鱼”号浮出了水面。为了确认修理效果,“射水鱼”号打开了雷达,在测试时被“信浓号”发现了。但有趣的是,发现美军的“信浓号”非但没有攻击,反而加快速度开始跑路了。

原来当时担任“信浓号”舰长的阿部俊雄认为,深入危险区域的美军,为了不被敌军发现,是不会开启雷达的。之所以开启雷达,一定是美军的“诱敌深入”之计。他判断一旦日军向对方开火,那潜伏在周围的其他美国一定会过来包抄自己的。在阿部俊雄的命令下,所有的驱逐舰都关闭了火力、雷达,在灯光信号的联络下飞快撤退。

最初,“射水鱼”号以为遥远的海面上浮着一座火山岛,在进入日本火力范围之内才发现这是一艘巨大的航母。“射水鱼”号不甘示弱,全力追击。本来以“射水鱼”号的速度完全跟不上“信浓号”,巧合的是,几个小时后,“信浓号”出现了故障,速度下降。

28号凌晨,“射水鱼”号终于追上了“信浓号”。面对这个“大块头”,“射水鱼”号号舰长恩赖特第二次向珍珠港请示,请求附近的美军潜艇与之配合共同跟踪攻击“信浓号”。但方圆100海里之内,并没有美国其他的潜艇。不巧的是,“信浓号”又侦测到了这封电报。有趣的是,“信浓号”舰长阿部俊雄一看还是先前那艘潜艇,以为自己中美军的埋伏,当即调转方向,正当他在“Z”字形的逃跑路线上全速飞奔之时,正好冲到了“射水鱼号”潜艇的枪口方向。

“射水鱼”号连发4枚鱼雷,间隔均在8秒以内,接着又连发2枚鱼雷,间隔在25秒。要么说,“信浓号”确实不太幸运。要知道当晚的风浪是很大的,一般情况下,鱼雷穿过这么大的风浪后,威力会减低,或者命中率降低。但不幸的“信浓号”仍然被4枚鱼雷击中了。很明显,其防御能力在技术上是有缺陷的。

17小时后,也就是11月29日10时48分,“信浓号”沉入了海底。舰上的2515名船员死了1435人。与之相对的,“射水鱼”号则标榜史册,其舰长恩赖特中校日后更是更上一层杰,成长为美军潜艇部队最高指挥官。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