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张角三兄弟已经广泛收买人心,黄巾军为何会失败?

今天小编d百晓生b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东汉末年,张角三兄弟所率领的黄巾军起义也称为黄巾之乱,此乱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宗教信徒组织的暴动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7 12:05:54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黄巾起义的失败有很多因素,教科书很多都归结为地主豪强和中央政府的强力镇压,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看到,那就是黄巾起义开始于公元184年(甲子年)农历二月,但是在184年11月黄巾起义基本被镇压,主要首领张角,张宝,张梁都死,黄巾军基本上都被汉朝军队攻灭。天下一时之间有恢复了平静。这整个黄巾起义的过程不到9个月就已经宣告完结。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黄巾起义军大都是流民和农民组成,这些脱身于农夫的军队,完全不是身经百战参与各种战争的汉朝正规军的对手,也就是农夫打不过士兵,就算汉朝的中央政府如何无能,但是汉朝的军队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另外黄巾起义军在起义前是有计划,但是当时张角的弟子唐周上报张角谋反,导致马元义在联络太平道教友的时候被抓住,黄巾起义被迫提前爆发,这也是黄巾起义失败的原因之一

汉朝的正规军包括中央的禁军和地方的军队都是很有战斗力的军队在镇压黄巾起义前参与了段颎镇压羌乱的战争,扬州地方军队参与镇压许生的起义,以及鲜卑寇边时候的镇压和出击。而黄巾军大多数流民和农民,都是当时因为汉朝的天灾而聚集的流民,此后又有疾病横行,张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靠着以符水治病而横行天下,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内传道十余年,由此变成了太平道的大教主,信徒达到数十万。黄巾军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未经过战场的农民。

黄巾军在起义之前其实是有详细的计划的,张角首先设置了三十六方,一方如同将军和士兵。大方有一万馀人,小方有六七千人,各自拥有自己的首领。张角的原意就是在184年也就是甲子年起义,在官府书写太平道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当时一个大方渠帅马元义前去联络收集荆州,扬州数万太平道信徒,想要这些信徒拉到邺城发动起义。但是马元义数次往来洛阳,而汉朝的宦官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人都成为太平道信徒成为内应,大家约定在三月五日在都城洛阳和其他地方一起发动叛乱。

184年年初,张角的弟子唐周上书洛阳告知朝廷张角意图造反。于是朝廷抓捕马元义,车裂于洛阳。汉灵帝下诏给三公、司隶校尉搜查宫省直卫和百姓,杀了一千多和张角有联系的人,同时下达命令给冀州官员,让他们抓逐捕张角等人。

张角知到事情败露后,于是立刻派人联系天下的太平道信徒,于是三十六方一时之间全部起义,都把黄巾包在额头上,这也是黄巾军的名字的来源。天下有八州响应,这导致汉朝政府在地方的统治瞬间瓦解。汉灵帝先是出钱完善军队,守住洛阳,然后调集军队开始镇压黄巾军。一共是两路,北中郎将卢植征讨张角,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征讨颍川黄巾军。一开始还被南阳黄巾军领袖波才围攻,但是很快随着曹操带兵支援,汉军势力增强,之后不停的击垮黄巾军。颍川郡,南阳郡,汝南郡的黄巾军很快就被击垮,皇甫嵩和朱俊基本上在184年六月平定了黄河以南的黄巾军动乱。到了八月,东郡的黄巾军被皇甫嵩平定。

北方的黄巾军一开始就被卢植打得节节败退,张角等人被围困在广宗,卢植快要攻下广宗城的时候,汉灵帝派宦官左丰前来视察军情,卢植不肯贿赂左丰,左丰陷害卢植,卢植被抓。然后派董卓代替卢植,董卓同样攻打黄巾军没有功劳被撤职。最后只好让名将皇甫嵩再上攻打张角,当时张角病死,皇甫嵩攻下广宗,斩杀张梁。而在十一月张宝在下曲阳被打败,至此黄巾起义全部失败。

如果仔细翻阅黄巾起义军的战斗力,你会发现真的不强,黄巾军作为从未征战过的农民组成的军队,没有经过有效的军事训练,是无法和正规军作战的,尤其是在战场上,汉朝的军队还是列阵作战,未经过训练的农民只凭借一番血勇是无法击垮正规军的旷日持久的训练。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