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衙内欺负林冲妻子得手了吗,最后他如何死的?

书中暗示:高衙内得了手。林冲本来有三次机会救老婆,最后一次忍无可忍。林娘子不甘受辱而自杀。
高衙内原是高俅的叔伯弟兄。为了巴结高俅,自降辈分,情愿给高俅当儿子。
这就足以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2 04:16:18

书中暗示:高衙内得了手。林冲本来有三次机会救老婆,最后一次忍无可忍。林娘子不甘受辱而自杀。

高衙内原是高俅的叔伯弟兄。为了巴结高俅,自降辈分,情愿给高俅当儿子。

这就足以证明:高衙内是个超级无赖,这种人做事没有底线的,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

高衙内的做法,在历史上有先例:汉高祖刘邦的大儿子刘肥,为了巴结吕后,自愿尊吕后的女儿、自己的妹妹鲁元公主为妈。高衙内可能就是学的刘肥。

不过,刘肥当初是为了保命,因为他如果不认自己的妹妹为妈,可能就会被吕后杀了。而高衙内是为了荣华富贵。

林冲在的时候,高衙内胆大包天,屡次调戏林娘子。最后陷害林冲成功,林娘子被休在家,高衙内没有可能不想出更加阴险毒辣的手段,把林娘子强占。

高衙内认了他的叔伯哥哥高俅为爹后,非常受高俅的喜爱。平时仗势专爱调戏淫辱良家妇女,人称“花花太岁”。

原来高俅新发迹,不曾有亲儿,借人帮助,因此过房这阿叔高三郎儿子在房内为子——本是叔伯弟兄,却与他做干儿子。因此,高太尉爱惜他。

那厮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

高衙内调戏林娘子,可以说是色胆包天,肆无忌惮,林冲至少有三次机会化解危机,但是林冲最终都选择了忍让。

林冲的第一次机会。

高衙内和林娘子初次相遇,光天化日之下,公开耍流氓。林冲选择忍让,没有进行任何追究。

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

自己的老婆被人调戏,而且在光天化日之下,换了一个正常的人,而且又身怀武功,肯定就会当场把高衙内打得屁滚尿流。这是林冲的第一个机会。

如果当场这么一打,会有几个好处:

第一、自己老婆被调戏,出于义愤,忍不住动手打人,任何人都能够理解。就算高俅本人知道了,也不好怪罪。

第二、把高衙内打疼、打怕,让他知道林冲这个人不是好惹的,下次他就不敢了。

第三、把矛盾公开化。

宋朝在封建社会中相对还是比较开明的,高衙内平时作威作福,肯定有许多人对他看不惯。林冲把他这么一打,必然成为京城爆炸性的新闻。这一来,会有许多人拍手称快,拍手叫好。林冲必然会占据舆论上的优势。

而且,最关键的是:林冲和高衙内的矛盾就会公开化,大家都会知道他们之间有这个矛盾。面对这么一个公开的矛盾,高俅反而不好轻易下手陷害。因为高俅如果一旦下手陷害林冲,事情就做得太明显,大家都知道他们有这个矛盾,很有可能就会陷入舆论的漩涡中,那些平时反对他的士大夫们,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

林冲的第二个机会。

林冲犯了另一个错误是:就算他当时不打人,事后也应该跑到高俅那里去,他可以这么讲:

“请太尉治罪!林冲不知做错何事?昨日高衙内在公众场合,公开对我老婆非礼,影响极坏,令我再也无颜面见人!林冲不知何处得罪了衙内?竟会受到如此羞辱?林冲愿辞官回家,请太尉恩准!”

他如果这么讲,等于将了高俅一军。如果高俅当真允许他辞职的话,大家都会知道林冲是因为老婆被调戏而辞职,高俅又会被士大夫们的唾沫星子淹死。

所以,高俅只能反过来安慰林冲。同时回家批评教育高衙内。

这么一来,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发生。

可惜我们的大英雄林冲,一看是高俅的人,当场就怂了。他更舍不得辞官不干。老婆被人调戏,他的选择是:拉倒。

高衙内一看林冲这么怂,滋长了他的色胆,这才胆敢继续实施下一步的行为。

高衙内心想:你这么怂,我就当真玩了你老婆,你也不敢怎么样。

第三次机会,高衙内企图骗奸林娘子,林冲应当出手不出手,继续选择忍让。

官人和陆虞候出来,没半个时辰,只见一个汉子慌慌急急奔来家里,对娘子说道∶“我是陆虞候家邻舍。你家教头和陆谦吃酒,只见教头一口气不来,便撞倒了!”叫娘子且快来看视,娘子听得,连忙央间壁王婆看了家,和我跟那汉子去。直到太尉府前巷内一家人家,上至楼上,只见桌子上摆着些酒食,不见官人。恰待下楼,只见前日在岳庙里罗噪娘子的那后生出来道∶“娘子少坐,你丈夫来也。”

林冲很怂,他老婆更是头脑简单。凭林冲的身体素质,不可能喝了几杯酒,就倒下来了 ,但她完全没有起疑心 。作为一个美女,刚刚被别人调戏过不久 ,毫无防范之心,随随便便就跟着一个陌生的男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所以受到性侵是必然的。

林冲听说后,大吃一惊。跑到陆虞候家。抢到胡梯上,却关着楼门。

只听得娘子叫道:“清平世界,如何把我良人子关在这里!”

又听得高衙内道:“娘子,可怜见救俺!便是铁石人,也告得回转!”

林冲在胡梯上,叫道:“大嫂!开门!”

那妇人听得是丈夫声音,只顾来开门。

高衙内吃了一惊,斡开了楼窗,跳墙走了。

林冲上得楼上,寻不见高衙内,问娘子道:“不曾被这厮点污了?”

娘子道:“不曾。”

自己的老婆第二次被别人调戏 ,而且, 这一次情节更加严重,性质更加恶劣 。换了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人 ,都绝对不可能就这么善罢甘休 。

林冲这个时候,应当是立即去抓捕强奸犯罪嫌疑人,可是他所关心的,首先是老婆“有没有被这厮点污了”。听说“不曾”,他就不再追究。

面对这种极端侮辱人格的行为 ,林冲此时所应当做的,就是尽量把事情闹大 ,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因为面对这种情况 ,再选择忍让已经是不可能了,这就叫做忍无可忍。

他最好当场追过去,把人杀了都不要紧 ,最多是正当防卫过当。在宋朝,这种行为可以直接判定为正义。事情最好闹到皇帝那里去,宋徽宗也会为他主持公道 。

高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能够一手遮天 。

后来,高俅设局诬陷林冲“腰悬利刃入节堂,欲行刺杀”,本来准备办他一个死罪 ,但林冲作了无罪辩解 ,滕府尹向高太尉汇报 ,高俅知道理短 ,也只好同意刺配 。

孙定道:“看林冲口词,是个无罪的人。只是没拿那他两个承局处。如今着他招认做‘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滕府尹也知这件事了,自去高太尉面前,再三禀说林冲口词。高俅情知理短,又碍府尹,只得准了。

这就说明:高俅根本不能左右司法。他对林冲的无罪辩护,自知理短,根本没有办法,甚至他都没有能力让府尹加大审讯力度,搞刑讯逼供。

可惜,林冲还是选择了忍让,他希望能够通过忍让换来太平,最终自己被别人算计,陷入牢狱之灾。

高俅并不敢公开整林冲,林冲带刀误入白虎堂,完全是中了非常拙劣的骗术,他几乎不用大脑思考,就稀里糊涂持刀闯入军事禁地,和他老婆一样,特别容易上当受骗。

这个时候,林冲选择休妻。

林冲把休书与教头收了。众邻舍亦有妇人来劝林冲娘子,搀扶回去。张教头嘱咐林冲道:“你顾前程去挣扎,回来厮见。你的老小,我明日便取回去,养在家里,待你回来完聚。你但放心去,不要挂念。如有便人,千万频频寄些书信来。”

林冲休妻后,张教头把林娘子就养在家中。直到林冲上山之后,让山上的小喽啰去查点,听说林娘子已经自杀了。

林冲当下写了一封书,叫两个,自身边心腹小喽啰下山去了。不过两个月回来,小喽啰还寨说道:“直至东京城内殿帅府前,寻到张教头家,闻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已故半载。张教头亦为忧疑,半月之前染患身故。止剩得女使锦儿,已招赘丈夫在家过活。访问邻里,亦是如此说。打听得真实,回来报与头领。”林冲见说了,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

小喽啰禀报:林娘子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据我推测:书中这是在暗示林娘子已经失身了。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高衙内是一个没有下限的人。

林冲被办罪之后,半路上林冲又差一点暗杀,幸亏鲁智深相救。为什么要暗杀林冲?真正的幕后主使,应该是高衙内。因为高俅和陆谦都没有真正的作案动机。杀了林冲,只对高衙内最有利,这样他就能占有林娘子。

在林冲已经被发配的情况下,可以想象:此时的高衙内已经毫无顾忌,必然会使用许多异常毒辣、阴险的手法,迫使林娘子就范,并且必然会派人把林娘子死死看守住。如果目的没有达到,不会轻易让她有自杀的机会。

第二,林娘子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再次上当受骗。

对于她这种非常软弱的人,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强,从她之前的表现看,她是非常容易上当受骗的,所以她很容易会再次落入高衙内的圈套。

比如,高衙内会再次派人忽悠她:“林冲已经逃回来了,正躲在某个地方等你去相见”。

以林娘子这种头脑简单、辨别识别能力不足的家庭妇女,必然会再次上当受骗,而只要她再上当一次,不可能再有其他人出面保护她,失身是必然的。

第三、林娘子是一个十分软弱的人,如果要自杀,她早就自杀了。

她屡次受到高衙内的性侵,直到丈夫被发配,她其实都一直忍辱负重,并没有真想去寻死的念头。如果高衙内只不过是一般的调戏,她很有可能会选择继续忍让,并不会自杀。

像林娘子这种人,只有真正失身之后,才有可能下定决心自杀。

第四,小喽啰禀报,考虑到林冲的面子,不可能把话说得太明。

根据小喽啰讲,这件事街坊邻居都知道,大家议论纷纷,再次印证了高衙内可能使用的手段比较毒辣、并且肆无忌惮,搞得满城风雨。而林娘子最终如何失身?小喽啰是不敢明讲的,如果把话说得太明,林冲肯定无法承受这个打击。

至于高衙内结局如何,《水浒传》中并没有交代。

根据一些影视作品描写,有的是说后来被林冲杀了;有的说高衙内被一群泼皮阉割了;根据《荡寇志》一书,高衙内后来被林冲放血、剜眼、割耳之后烹了,这段描写最为血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