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一、十二有别称吗?

谢邀
首先指出,你问的问题很模糊,所以我也模糊的去回答。
一,按照农历月份的别称
十一月:葭月、龙潜月、畅月、辜月、子月、复月、仲冬、一之日、霞月、冬月、长至、黄钟。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14 22:18:22

1、数字别称(天干地支纪年法):

11:甲戌

12:乙亥

2、月份别称:

十一月: 冬月 畅月 葭月 仲冬 幸月 龙潜月 ……

十二月: 冰月 腊月 严月 除月 季冬 残冬 末冬 嘉平 穷节 星回节……

3、年龄别称:

没有11岁的年龄别称

12岁别称:

男孩:总角。

女孩:金钗之年

以下详细解说:

中国古代数学非常发达,成熟把数字运用到天文、农业计数上,形成了“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的等代表说法;

天干地支,源自中国远古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廿四个特定节令,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结晶,已经 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分别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