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有什么好书可以推荐一下?

在家宅着的这段时间,生活的还是很充实的,每天也是忙忙碌碌。
每天必看的新闻,世界风云,国内大事,战疫战况,尽收眼底。
闲暇之余,饱沾笔墨,挥毫调色,大胆泼墨。纸上开花,青山朝色,心情愉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5 06:29:44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当武汉被恶魔按下了暂停键后,千家万户也只能自我隔离宅在家里。于此期间,我主要看了《四书章句集注》、《佛经故事》和《楚辞》这三本书,现分别就这三本书的内容和自己的读书心得做些浅显分析。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朱熹上述二程的观点和做法,特别尊崇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使之与论语并列。朱熹在其后半生用了大量心血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的注释。据他自己说,对《论语》、《孟子》自“三十岁便下工夫”,在他六十七八岁还“改犹未了”,前后经过“四十余年理会”。虽然后世对朱熹颇有微词,尤其是对他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以及他强化了“三纲五常”等观点误解很深。但不可否认的是朱熹在他身处的时代里,对中国文化有着超越常人的理解,也正是他的这份理解,在明朝以后,科学取士,都以他编撰的书籍为蓝本。后世学子在写八股文时,对经史子集的理解不能超出朱熹的认知和解读。不知朱熹若九泉之下有知,对这件事是有何看法,是高兴呢,还是无奈呢?

《佛经故事》这本书,是编者选取佛教流传甚广的部分故事,分门别类,方便读者用来了解佛经的一些基本思想和人生哲理。鲁迅先生说“尝闻天竺(即印度)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亦随在可见。”我最喜欢看的还是书中的几幅色彩艳丽的佛教故事配图,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氛围烘托让人肃然起敬。

《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是战国时期我国南方的楚地形成的一种新诗体。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的宋玉、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作家对楚辞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屈原、宋玉等的作品经西汉刘向编辑成集,又名《楚辞》。这本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屈原的《天问》,《天问》共一千五百多字,在内容上,屈原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人生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天看来,依然颇有趣味。

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一杯清茶,一本古色古香的书籍,算是纾解自己困在家中烦闷自娱自乐的一种生活方式吧。你呢?你又看了什么好书呢?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