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赌别劝嫖,劝嫖不相交”,绝!老祖宗这句简单的俗语,完全说透了人世间的人情世故。
自古以来,赌和嫖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儿,甚至在某些朝代这两项“娱乐项目”都是被严厉禁止的,比如
“劝赌别劝嫖,劝嫖不相交”,绝!老祖宗这句简单的俗语,完全说透了人世间的人情世故。
自古以来,赌和嫖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儿,甚至在某些朝代这两项“娱乐项目”都是被严厉禁止的,比如明朝朱元璋时期,群众要是参与聚众赌博,那是要剁手的。不过,也是朱元璋时期,开设妓院却被官方允许,妓女的来源居然是犯罪官员的女性家眷。而在宋朝以前,基本是没有妓院这个专业性很强的机构存在的,因为朝廷不允许。
赌和嫖一直是对恶习孪生兄弟,可是他们又有很大的区别,赌博其实是群体行为,这就注定了不能一个人玩,大家谁也没见过自己一个打麻将,玩扑克,丢骰子的。赌博需要人越多越好,而嫖却非常注重私密性,没见着一群人去找一个姑娘的。
劝你赌,这人绝对用心不良,无非是拉你入赌局,想从你兜里骗几个银子,这不是什么好人;劝你嫖,那就更不是什么好鸟了。
“走,咱们怡红楼耍翠花。”
你是拒绝还是同意呢?90%的男人估计不会拒绝,拒绝的关键不是去不去,而是去了谁买单的问题。
无论是劝赌和劝嫖,都是劝人折财,都没有安什么好心。但是宁愿劝人赌,也不要劝人嫖,这就有意识了,难道嫖的行为要比赌要严重得多?
是的,很严重。
赌博行为说到底是群体行为,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大家都在一个桌子上,谁输谁赢,完全可以摊在桌面上说,即使输掉了裤子,回去被婆娘收拾,也不至于杀气腾腾的奔到劝赌人家门口来。
劝嫖就不一样了,风花雪月一晚上,“铛”,一副手铐来了,公安上门抓个正着。这个时候,家里的婆娘要么闹离婚,要么就会拧着刀子奔劝嫖人家里去了。
这俗语的重点还不是说清楚了为何宁愿劝赌,也别劝人嫖,而是在后半句——劝嫖莫相交。
这几个字完全说透了中华文化里面人情世故的精髓。千万不要和劝你嫖的人交往,这又是为何呢?前面说了,在嫖这个问题上,90%的男人都会犯错,剩下的那10%会因为口袋里的银子不够。
一个劝你嫖的人,肯定是知道你曾经嫖过,你去与不去,他都知道你的个人私密爱好,这很要命。嫖和赌有个本质的区别。
赌博行为更多的属于法律范畴;嫖更多的属于道德范畴。
法律是底线,只要不逾越就行,道德却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的基本。没有人愿意和有一个道德污点的人交往,更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一个因嫖闻名的男人。
因此,无论你嫖与不嫖,你的这点污点都会被劝嫖人得知,他会不会给你泄露出去,他会不会未来以此来要挟你?这样的人你还敢不敢交往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和人品德行,无论是赌还是嫖,都是社会恶习,甚至都是违法行为,大家一定要洁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