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大型驱逐舰,不装弹道导弹?

装啊,并不是不装!
直接看图:
这是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号巡洋舰(Giuseppe Garibaldi),其实也没多大。
标准排水量11350吨而已,咱的大驱比它大。
这艘完工于1936年的巡洋舰还是有澡盆海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3 16:39:09

在大型驱逐舰上装弹道导弹,在技术上并没有任何障碍。意大利、印度都搞过。战略核潜艇是把弹道导弹装在潜艇上,在海里发射,这个技术的难度要比驱逐舰发射弹道导弹困难100倍。把弹道导弹装在驱逐舰、大型水面舰艇上,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儿。

但是,以前的弹道导弹,绝大多数的弹道导弹都有一个特性:不能打击移动目标,只能打击固定目标。而海上的目标,如军舰,肯定是移动的。所谓的固定目标,基本上都在陆地,比如城市、大楼。所以这些弹道导弹只能打击地面固定目标,不能打击海上移动目标。

而驱逐舰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打击海上移动目标。

驱逐舰要为航母护航,海战。对付敌方的水面舰艇、潜艇,拦截导弹、鱼雷。装了弹道导弹,对驱逐舰的本职工作没有任何的帮助,弹道导弹打不了这些目标。而且弹道导弹体积很大,比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大几倍,甚至十几倍。装几枚弹道导弹,会严重的挤压其他导弹的装载量,导致火力不足。

在对海作战中,弹道导弹没有任何作用。而驱逐舰就是干对海作战这活的。

各国海军的核心任务还是:争夺制海权。在海上消灭敌人的舰队,这是主业。舰艇拿出宝贵的空间去装于主业无分好益处的弹道导弹,无疑是极其赔本的买卖。

在夺取制海权以后,驱逐舰通常也会进行对地打击,按理说这就可以用弹道导弹了吧?还是不行。还是因为它太大了。

驱逐舰进行对地攻击,打击陆上固定目标都会用巡航导弹,因为巡航导弹也比较小,比弹道导弹小的多。美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原本就是为发射弹道导弹设计的,后来改装,可以发射巡航导弹。它原来装1枚弹道导弹的坑,能装进去7枚巡航导弹,1:7,这就是体型上巨大的差距。能装1枚弹道导弹的空间,可以装7枚巡航导弹,肯定是装巡航导弹更划算。

一艘万吨级的驱逐舰,去掉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反潜导弹,顶天也就能装4-6枚弹道导弹。

巡航导弹小,补给船只的运输,以及向驱逐舰安装新弹都比较方便。海上装填巨大的弹道导弹,那也是大麻烦。用巡航导弹,驱逐舰可以打完了,直接在海上补充。用弹道导弹,那就得等打完了,回码头、船坞才能装新弹。

驱逐舰装弹道导弹,打海战,没用,对地攻击,数量太少。所以这么多年也没有哪个国家搞。但几年我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中国的弹道导弹:已经能打海上移动目标。

这就另当别论了。

东风26、东风21可以打击海上移动目标,可以打击4000公里之内的航母,这就让弹道导弹上驱逐舰变的极其具备吸引力。这又得回到上面说的:驱逐舰的主业就是争夺制海权。装上能打击航母的弹道导弹,会让驱逐舰的业务能力获得本质的提升。

当然,东风26体积巨大,21的体积也不小,装到驱逐舰上依旧很难。而且驱逐舰打击4000公里距离上的航母,这个理想也过于美好,有点不现实。但退而求其次,把东风1X系列的弹道导弹开发出反舰型,装到驱逐舰上,还是容易的。

就像这次阅兵露面的东风17。研制反舰版东风17,装到驱逐舰上,肯定是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方案。

弹道导弹打击海上移动目标,最核心的问题是怎样将目标定位,然后指引导弹打过去。现在中国可以在3000公里-4000公里的距离上将航母定位,引导东风26攻击,那在2000公里之内,指引东风17过去,根本就不存在任何问题。是完全可行的。就像你每天跑1万米,就肯定能跑5千米一样,这不需要论证。

现在的反舰导弹射程也就是100多公里,300多公里,射程500公里的也是凤毛麟角了,当然,最近美国又搞出1款射程800-1000公里的反舰导弹。但如果东风1X系列上舰,射程就可以飙升到2000公里。驱逐舰在2000公里的距离上向航母发动攻击,自身还是相对安全的,2000公里,就算是美国用最新的反舰导弹,也是极限了。要是大黄蜂+鱼叉导弹,只能打到1300公里,根本够不着2000公里距离上的驱逐舰。

东风17在弹道导弹家族是很苗条,但跟常规的巡航反舰导弹比,还是大个子,它要是上舰,估计也得1弹占4坑。以055的身板也就是能装8枚(堵一下杠精的嘴,还得留下发射井装防空以及其他导弹呢)。

如果驱逐舰装8枚东风17,打击地面目标依旧没啥意思。但如果装了反舰版,打航母,那就很有意思,因为这是:主业。1艘055打出8枚东风17,敲掉1艘尼米兹级航母,是不是赚大了。

所以说驱逐舰不装弹道导弹,恐怕很快就会成为:历史!

以前的驱逐舰不装弹道导弹,主要还是因为性价比太低。能装,但装了不划算。现在弹道导弹能打击海上移动目标,这性价比就飙升起来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