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会预料到,2020年会以一个病毒肆虐作为开端,随着新冠病毒的蔓延,全球已经超过400万人感染,以及超过25人万死亡。
对于这次新冠病毒的流行,科学家们想尽办法寻找决绝方案,其中
据环球时报,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消息,比利时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说,羊驼血液中的抗体有助于消灭新冠病毒。
据比利时弗拉姆斯生物技术研究所(Vlaams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和美国研究人员的一份报告称:
“羊驼血液中的分子可能会在新冠病毒暴发时起到治疗作用。使用‘羊驼抗体’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1989年在布鲁塞尔大学实验室的一次意外发现,使研究人员了解到骆驼科动物骆驼、
大羊驼和羊驼血液中抗体的不寻常特性。这些抗体最初用于艾滋病研究,后来证明在对抗多种病毒方面都有效果,
包括最近暴发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骆驼抗体比人类抗体小得多,人们因此可以利用纳米技术,
用微小分子来传递药物,这样做可以更有效地靶向微小病毒。
新冠病毒在核苷酸序列水平上有96.2%的相似性,但这是一种此前在人类和其他动物身上均未检测到过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它的出现新带来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就包括除人类之外,其他是否有宠物、畜禽也可能被新冠病毒传染?
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论文“Susceptibility of ferrets,cats,dogs,and different domestic animals
to SARS-coronavirus-2”。这项研究旨在弄清楚一些问题:新冠病毒会传染给其他动物物种,从而成为感染的“
蓄水池”吗?新冠病毒感染在人类中有多种临床表现,从轻微感染到死亡,那么在其他动物中是如何表现的?
随着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开发的努力,哪些动物可以最精确地用于模拟这些药物或疫苗对人类的效果?
纳米抗体是一类来自骆驼类动物的特殊抗体。与由轻链和重链组成的常规抗体不同,这类抗体只有重链,
因此只有单个抗原结合结构域(即重链可变区)。有意思的是,虽然较常规抗体少了轻链可变区,
但这种纳米抗体的抗原亲和力和特异性却没有受到影响。相反,它还有分子量低,稳定性高、容易表达、
不容易出现空间位阻等优点。在概念上,纳米抗体也早已得到了验证。2019年美国FDA批准的第二款新药
就是一种纳米抗体。考虑到纳米抗体的种种优势,研究人员们想要了解这种新兴技术能否有效对包括新冠
病毒在内的冠状病毒进行中和。研究中,他们对大羊驼进行了免疫接种,使用的是来自SARS病毒和MERS病毒的S蛋白。
随后,他们使用噬菌体展示的方法,寻找针对这两类S蛋白的纳米抗体。利用多重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
研究人员们分别找到了5种针对SARS病毒S蛋白的纳米抗体,以及7种针对MERS病毒S蛋白的纳米抗体。
其中,大约各有一半对相应的S蛋白具有高亲和力。
此外,研究人员们还发现,这两种纳米抗体都可以干扰RBD的形变,让S蛋白提前卡在一个不稳定的构象
并使其无法结合受体,入侵细胞。SARS病毒纳米抗体的结合表位初看之下出人意料,实则有着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科学家们对10种SARS病毒的毒株进行了测序分析,发现纳米抗体结合的表位,其序列有着高度的保守性。
在另一些具有类似序列的冠状病毒里,这款纳米抗体同样展现出了对其受体结合域的高度亲和力,表明了它的交叉活性
。最后,研究人员们评估了SARS病毒的纳米抗体能否也对新冠病毒表现出交叉中和活性。尽管该抗体的确能结合新冠
病毒的RBD,但由于解离常数过高,它却不能中和新冠病毒的假病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们开发了两种二价
的纳米抗体,成功实现了对新冠病毒假病毒的中和,IC50大约为0.2 μg/mL。在论文的讨论环节,作者们指出他们在
大羊驼中分离出了两个具有中和潜力的纳米抗体。其中据他们所知,这也是首次对SARS病毒的纳米抗体进行报道。这
些抗体与病毒靶点结合的高清结构,让我们对结合表位,以及抗体的中和机制产生了新的洞见。考虑到纳米抗体的稳定性
,它有望被开发成“中和喷雾”,带来全新的治疗方案。
为解决这些问题,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研究团队评估了不同模型实验动物和宠物、畜禽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
通过实验感染新冠病毒,观测接种动物及同居动物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检测器官组织病毒载量、
呼吸道和肠道病毒排放及动物体内针对新冠病毒抗体转阳情况。
他们的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在狗、猪、鸡和鸭子身上复制能力很弱,但能在雪貂上呼吸道和猫的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高效复制。
实验感染猫能够通过空气传播新冠病毒;部分猫感染后可导致严重发病甚至死亡,低龄猫发病明显较大龄猫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