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讲个有关傻瓜的故事吗?

我是司马小绢!感谢你的邀请:我来说一个人的财运天注定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傻子,娶了一个傻老婆!家有父母传下的几亩田地,男傻子天天到田地里劳动!傻老婆在家洗衣烧饭;夫妻俩小日子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01 07:53:49

“傻瓜”是对智力方面有些缺陷的人的称谓,如果写这样的故事,多少有些不尊重或歧视的意味。所以我打算讲一个“装疯卖傻”的故事,希望大家也能喜欢。在唐朝有一位唐宣宗李忱,绝对是“装疯卖傻”的高手。

李忱(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初名李怡,号宣宗。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是敬宗、文宗、武宗的皇叔,年龄却比武宗还小一岁。李忱的生母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宫女,这也让他从小就有自卑感,常常一个人待在一边发呆。由于宪宗不待见这个傻乎乎的儿子,其他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也瞧不起他,甚至一些势利眼的太监、宫女也不拿他当回事。对这些冷眼冷语,李忱并不在意,不管在什么场合依然不言不语,像一个真正的“傻子”一样。

宪宗驾崩之后,穆宗李恒继位,封李忱为光王。穆宗李恒经常捉弄他,有一次宫里举办宴会,皇亲国戚、朝中大臣们全都参加。李恒就故意把李忱的席位安排在宫门角那儿,放在当时的社会,这是最大的侮辱,毕竟李忱也是个王爷。这还不算完,李恒为了看看李忱究竟有多傻,命人把李忱酒壶里的酒换成了刷碗水,看看李忱喝不喝,如果喝了就肯定是个傻瓜了,如果不喝那就是装傻,是大不敬之罪。整个皇宫里的人都在等着看李忱的笑话,宴会一开始,李恒就故意先敬李忱酒。李忱唯唯诺诺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还哆哆嗦嗦地感谢皇兄李恒。引得全大殿的人哄堂大笑,而李忱还傻傻的问旁边的宫女,他们为什么都笑。从此之后,所有的人都认定了李忱就是一个傻瓜。

穆宗之后,敬宗、文宗继位,不幸都是早崩。到武宗李炎继位后,对李忱这位皇叔的捉弄和嘲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论在什么场合,李忱都成了一个供大家取笑的傻子、玩偶。无论怎样捉弄,李忱都是傻呵呵的笑,从来没有一丝反抗。不久李炎也厌烦了,就让太监们把李忱扔到了宫厕里,想把他置以死地。太监仇公武半夜里趁人不注意,就把奄奄一息的李忱捞了出来,连夜当作“死尸”拉出宫去。李忱从此流落在民间,逃到浙江安国寺落发为僧,法号“琼俊”。

武宗李炎也是英年早逝,在弥留之际,大太监仇公武却突然把早已“死去”的李忱接到了宫中,又出人意料的被封为了“皇太叔”。不久李炎驾崩,李忱顺利接班,成为唐宣宗。在当时的唐朝,宦官太监把持朝政,不可一世。仇公武当时主动救李忱,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把这个“傻瓜”扶上皇位,这控制起来岂不更加简单,如意算盘打的响亮。

世事难料,李忱当上皇帝后,宛如换了个人似的,神情变得炯炯有神,走起路来昂首挺胸,说话更是威严有力,那个傻乎乎的李忱似乎真的早已“死去”,现在坐在皇位上的李忱犹如当年英明神武的“唐太宗”。

李忱36 年装疯卖傻,骗过了所有的人。当上皇帝的第二天就把宦官们收拾了,罪过重的直接杀,罪过轻的下入大牢。之后又摆平了为祸朝廷几十年的“牛李党政”,强力打击不法权贵。在治国理政上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减免稅赋,注重人才选拔,勤俭治国,国力逐渐强盛,人民富足,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出现了“中兴”的小康局面,历史上称为“大中之治”,与唐太宗“贞观之治”齐名。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