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拥有自己君主的国家,亚洲有科威特、约旦、阿曼、卡塔尔、巴林、沙特阿拉伯、柬埔寨、不丹、日本、泰国、文莱,欧洲有英国、丹麦、荷兰、瑞典、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挪
目前拥有自己君主的国家,亚洲有科威特、约旦、阿曼、卡塔尔、巴林、沙特阿拉伯、柬埔寨、不丹、日本、泰国、文莱,欧洲有英国、丹麦、荷兰、瑞典、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挪威、列支敦士登、梵蒂冈、瑞典、摩纳哥,非洲有莱索托、斯威士兰、摩洛哥,大洋洲有汤加,一共27个,但实际上实行君主制的国家不止27个,因为英联邦除英国以外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6个国家以英国国王为国家元首,虽然本国没有国王,但仍然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马来西亚和阿联酋实际上是由众多小的苏丹国、君主国组成的联邦,联邦层面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王、皇帝,但实际上境内实行的仍然是君主制,只是并非只有一个而是有许多个君主。此外,安道尔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之间,“安道尔大公”是由法国总统和西班牙地方主教共同兼任,它没有自己的君主,但也是君主制国家。
汤加国王
迄今最后一个由共和制变成君主制的国家是中非帝国(1976年12月4日,已于1979年9月21日覆灭),最后一个由君主制变成共和制的国家是尼泊尔联邦共和国(2008年5月宣布废除君主制)。
君主国有国会始于1295年的英国,而君主立宪的起源更可追溯到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出台,此后漫长岁月里,欧洲大多数君主制国家都不同程度演变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即权利主要掌握在国会,君主仅仅作为国家名义上的元首和国家象征,扮演礼仪性角色。对这种角色转变,欧洲王室一开始是不情愿的,直到一次世界大战前还有许多欧洲君主制国家实行的是所谓“二元君主制”,即议会和君主都有一部分实权,既有宪法和国会,君主也不纯粹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但随着一战中沙俄、奥匈帝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三个二元君主制国家的覆灭,二元君主制在欧洲已很难生存下去,如今在欧洲的君主国,几乎已经全部演变为纯粹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了,在这些国家里,议会享有权利,并且普遍实行代议制,议会中席位最多的政党优先组阁,执政党的党领既是国会议员,也是内阁总理,而国王则只有代表国家出席礼仪场合的权利。
签署大宪章
欧洲以外的现存君主国则情况复杂。
一些君主国,如日本、柬埔寨,实行的是和欧洲相似的君主立宪制,权利在国会,实行代议制,内阁对国会负责,国王是纯礼仪角色(马来西亚实行的也是君主立宪制,但国家元首是各小苏丹国的君主轮流担任的);一些君主国,如泰国,名义上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然享有一定权利,可以在他认为必要时对政局施加有限、但往往关键的影响力;一些君主国仍然实行类似一战前奥匈帝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那样的二元君主制,即既有立宪国会和责任内阁,也有掌握实权的国王,双方的权利大体平衡,如摩洛哥、莱索托;还有一些君主国要么根本就没有宪法和立宪内阁(如阿曼),要么名义上有但实际上形同虚设(如沙特阿拉伯),在这些君主国中,国王和王室掌握绝对权利,国会即便有一个,也只是听命于国王的橡皮图章。。
沙特王室
还有一些君主国情况特殊,比如梵蒂冈,教皇是选出来的,但一旦当选就有实权,是一个选举制产生的二元君主制国家;又比如阿联酋,其国家元首是六个苏丹国选出来的,但在这六个苏丹国里,“小苏丹”关起门来却都是享有绝对权利的“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