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过去农村人结婚都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吗?

应该是在八十年代,那时间我们豫南地区大部分结婚前一天都是女方先在家中待客(也就是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第二天男方家里待客,女方有抬嫁妆的劳力(俗称“歪脖”),还有长辈等组成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7 20:57:40

谢邀!有酒有故事,愿与你分享,喜欢关注。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先讲一讲我的妻妹出嫁时的感受。当天一切正常,但就在新娘走出闺房,前往祠堂与祖先作最后的告别时,我看见了一袭雪白婚纱的新娘子徐徐走过,当场就惊愕了,仿佛产生了一种时空错觉。

村子的路还没有硬化,偏偏那几天下了雨,遍地泥泞。小姨子小心翼翼地提起婚纱,两只高跟鞋一步一探艰难地在泥泞水坑中独自前行。这一幕久久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历经沧桑的神秘而神圣的老祠堂、废弃而破败不堪的老瓦房、猪圈、老树,以及一地的污水烂泥和阴暗的天空,一袭白衣的年轻女子……这画面极不协调的反差之大,不禁使人冒出一丝寒意。

中国红本是我们的喜庆标志,但就在这个远离城镇的偏僻山区小村庄的婚礼上,却出现了一袭白衣,而且还是新娘穿的。这当同于人家办丧事,你穿着大红衣裳去吊唁一般。这不是奇怪的,奇怪在于几乎没有人表示出异议。我想原因大概是这东西是外面传进来的,所以是进步和时尚的。

抬高别人,看低自己,这大概已经是国人无法治愈的病了,不说也罢。

再说说我一个堂妹出嫁时的小风波。像许多见识过世面的女孩一样,她也想穿着婚纱出嫁,这一幕也已经早早地烙在了她少女的心里。但在大家眼中守旧而顽固的我六叔坚决表态不同意,并且摞下狠话,要穿婚纱,他就甩手不管了!最终,风波以堂妹妥协而平息。

也就是还有些像我六叔这样守旧而顽固的老人,为我们留住了一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遗产。

吐糟了这么多,下面说个我这里的结婚习俗,看起来有点儿不近人情。小时候去喝喜酒,每当听到村头鞭炮声响,便有人发一声喊:“新娘回到了!”于是大伙儿便得到了号令,一窝蜂地往村外跑,躲得远远地看新娘。那时不懂为啥新娘来了要跑,后来就明白了,这是躲新娘的煞气。据说新娘在这一天煞气最大,不可近身,更不可对撞。不然轻则破财,重则损身。尤其是新娘的家人父母,倘若在新娘刚回到时迎头撞上,往后这家庭就有得吵了。

新娘下了车后,会有两个不怕煞气的妇女前来迎接,带上祠堂拜过祖宗,进入婚房后,大伙就不用怕她了。可有一会,那新娘下了车,也不知那接新娘的人咋回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人来。那新娘就一个人可怜巴巴地站着,而远处都是看热闹的人,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当接她的人终于赶来时,新娘分明恼火了,跟接她的两个婶婶打了半天太极,左推右挡就是不肯抬腿,还差点儿要转身走人。

还有一回,新娘正在往祠堂走,路上自然一路畅通,没人敢挡新娘的路。可新娘的公公也不知发什么神经,突然就从祠堂里出来了。当他发现新娘正在往上走时,吓坏了,左看右看,无路可走,惟有一间猪圏可以一避。情急之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一头撞了进去藏起来。偏那猪圈满地猪粪,出来后一身粪臭味,事情暴露,被传为一时笑谈。

有趣的是,不管现在结婚习俗怎么变,躲新娘这一条却始终没人愿意去破坏,仍旧闻声而逃。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