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青年,混混送到部队有用吗?

用两个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
A入伍前就读于某高中,早恋、叛逆、沉迷网游且与父母关系极差,高中毕业后连大专也没考上。于是,在父母长辈的逼迫下,他极不情愿的入伍了。一开始是逆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4 12:18:40

用两个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

A入伍前就读于某高中,早恋、叛逆、沉迷网游且与父母关系极差,高中毕业后连大专也没考上。于是,在父母长辈的逼迫下,他极不情愿的入伍了。一开始是逆反的,后来在班排长的帮带下,他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下决心改正。服役两年的时间里,A找到了新的目标,也变得懂事,并主动与自己的父母交心沟通。这期间,他的父母来部队看过他后,感慨A像是变了个人一样。虽然A只服役了两年,但他的整个人生都因这两年发生了变化。

B从小就被家人惯着长大,不爱学习且叛逆,同样是高中毕业,父母托人把他送到部队,期望B能有所改变。但B因为吃不了训练的苦,受不了部队纪律的约束,多次要求回家。在部队领导对其讲明拒服兵役的处理后,B才迫于无奈不再折腾。但在服役的两年时间里,B的思想很不稳定,时常开小差,且消极对待教育训练,多次私自使用手机被处理。对班排长的教导左耳朵进右耳朵出。B服役两年后退役,直呼\"终于从监狱释放了\"。回到社会后,依然是入伍前的老样子,没有一丝改变。

以上两个例子是本人亲身经历。很多家长都认为把孩子送到部队锻炼两年,能让孩子成熟懂事很多。对于大多数本性不坏的孩子来说,确实如此。但对于那些从小就娇生惯养,嚣张跋扈惯了的孩子来说,确实是\"浪费了两年时光\"。试想一下,想通过部队两年的教育管理去彻底改变一个近二十年生活习惯的人,你认为可能吗?可能他会暂时屈服于部队的纪律和管理,可一旦回归社会,他的本性也将回归!

所以说,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去当兵,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部队得到锻炼。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人\"这个主体!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