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所倡导的“兼爱”和“非攻”分别指什么?

“兼爱,非攻”简单说就是早期侠客吆喝的口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它的产生和墨家门徒的职业背景有关: 墨家门徒的职业是战国时代的“游侠”。但和普通游侠的区别有两点:一.普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7 23:30:23

墨子是从天下治乱的角度来阐述他的思想的。墨子思想的核心就在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一切学说,皆就「兴利除害」而言,这个「利」指社会利益而言,并非私利。

墨子认为天下之乱,就在于人们相互冲突侵害,而之所以冲突侵害,就在于不能互爱。

《墨子·兼爱上》:「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墨子以为,只要人人相爱,都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天下就不会有互相冲突侵害。

《墨子·兼爱上》:「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不相爱,就天下大乱。兼爱,就天下大治。既然知道这个道理,那就应该及时改正错误。

《墨子·兼爱中》:「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这就是墨子的兼爱之说。有冲突就天下就乱,没有冲突天下就治。这是对的。这很直观。那如何使人没有冲突呢?大家相互爱,不就没有冲突了吗?这也是对的,也很直观。但这样一来,整个「兼爱」理论就变成一个异想天开的理论了。

这就相当于说:人与人有冲突,所以天下大乱。所以我们不应该有冲突,我们要互爱。这话是没错,但这话说的也太简单了,问题在于,这如何可能呢?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没错啊,但这如何可能?

只要人人成了佛,世界将变成极乐净土。没错啊,可如何可能?

所以墨子所谓「兼爱」,不过是说了个最正确的废话而已。说的当然很好,可是这如何可能?

非攻直接自「兼爱」而来。既然兼爱,自然就不能提倡战争。

墨子论「非攻」,大半还是就现实之「利」而言。

一般以为,功打别的国家,可以得到土地等利处。墨子就说,打仗夺民之时,侵民之利,妨碍生产,还损耗生产力,损耗粮食、装备、武器等等等等。最终所得的还不如所损耗的多。

《墨子·非攻中》:「计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

所以,打的什么仗呢。然后墨子又分别驳斥了为了名声、为了国家强大、为了方便推行德政而进行的战争。当然,也都是从「无利」的角度来论说的。

除了从「无利」的角度来说战争之不应该。墨子还认为战争是「不义」的。一般人偷个桃,都得被抓,被人唾弃,因为他「亏人自利」,是不义之行。至若杀人那就更不同说了。然后墨子说: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上》

损害的人越多,罪就越深重。而战争,亏人那么多,简直是大大的不义。所以战争是不应该的。

墨子所云「不义」,不只是一种空泛的道德谴责。因为墨子把价值根源归于「天志」,即天的意志。老天爷都说,战争是不义,你还敢违背天意吗?

《墨子·天志中》:「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

墨子直接说,非攻就是天意。违反天意,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所以,从现实利益角度而言,攻伐是没有利的,而且会造成天下之大害。从道义角度而言,攻伐是不义的。而「义」又出于天,「不义」即违反了天意,是要受惩罚的。从任何一个角度而言,都不应该攻伐战争。这就是墨子的「非攻」之说。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