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心事,该如何开导?

孩子都会有哪些心事?你能不能及时发现?孩子愿不愿意跟你讲?你听了以后能不能正确的开导孩子?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跟心理姐一起寻找答案!
一、你知道孩子都会有哪些心事么?
每个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4 02:03:50

孩子都会有哪些心事?你能不能及时发现?孩子愿不愿意跟你讲?你听了以后能不能正确的开导孩子?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跟心理姐一起寻找答案!

一、你知道孩子都会有哪些心事么?

每个人都会遭遇成长的烦恼,但是孩子的世界相对简单,所处的环境并不复杂。所以只要家长留心,不难找到使孩子产生情绪波动的原因。一般孩子的困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关学习成绩的困扰。

孩子的主要环境是学校,在学业压力普遍沉重的大环境下,许多孩子为成绩感到焦虑,却不懂如何正确的缓解。这时,如果父母也“成绩至上”,不断给孩子施压,那么孩子的心理状况很容易出现问题。

2、有关人际关系的困扰。

孩子的人际关系大体分为三大类:一是,亲子;二是,师生;三是,交友。

无论哪种关系使孩子有心事,无法避开的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孩子能够正确处理其他关系的先决条件。

好的亲子关系越早建立越好,因为,当问题发生的时候才引起重视,往往为时已晚,修复成本巨大。就像阿德勒所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孩子与老师、朋友、社会他人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总有一些高发诱因:自尊心的挫伤、自信心的打击;遭遇嘲笑、欺骗、恐吓、孤立、霸凌、性骚扰(侵害)……因此,早期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还能让孩子有意识地规避、防范伤害。

3、有关自我认知的困扰。

孩子在身心成熟之前有三个叛逆期,也是心理问题高发期。

第一叛逆期:1-2岁左右。 此时,由于年龄尚小还不会产生所谓的“心事”。但自我意识的健康形成对未来至关重要。

第二叛逆期:7-9岁左右。 进入小学后,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是“小大人”了,总想挣脱父母的掌控。这时,如果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就会藏起“心事”,对父母保守“秘密”。父母将不便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

第三叛逆期:12-15岁左右。 孩子进入青春期,此时父母跟孩子的相处方式一定要讲究“艺术”。青春期孩子的5大特点——独立意识增强;学会隐藏情绪;强烈的自我关注;情绪波动大;行为易失控。此时,孩子都会因为正在经历成长特殊阶段而有心事,父母应该留心。

二、如何及时发现孩子有心事了?

首先,父母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平时除了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留意孩子的思想动向,以便及时发现“反常”,及时与孩子沟通解决问题。

其次,孩子有心事,会从日常行为中释放出一些“信号”。细心的父母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比如:

孩子说话少了,平时叽叽喳喳的“小话唠”不爱吭声了;

孩子不怎么出屋了,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

孩子把心事写进上锁的日记里,也不找父母倾诉了;

孩子朋友变少了,原来玩得很好的小伙伴也不主动联系;

孩子对什么事都没兴趣,做事总是很消极、躲避;

孩子性格内向了,笑容也变少了,不再嘻嘻哈哈、打打闹闹;

孩子眼神躲闪、支支吾吾,晚上做梦的时候会哭泣或惊醒……

以上种种,父母需要细心观察和辨别。区分是大问题,还是小麻烦;区分是短暂性情绪,还是持续性困难。

三、孩子有心事了,家长该怎么办?这里引用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的一段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造飞艇造不成一样的郁闷;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样的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恼火;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摸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候选总统落选了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你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确认孩子有心事之后,作为家长:

首先,给出的态度应该是“接纳”,表明“与孩子站在一边”的立场。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家长往往忽略一些“小事件”对孩子产生的巨大影响。这种“不屑”的态度无形中拉远了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孩子觉得不被理解,因此觉得无话可说。

其次,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一方面,尊重孩子当下是否愿意坦陈心事的权利,尊重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权利等;

另一方面,表达对孩子所反映情况的信任,表达对孩子处理问题能力的信任。为孩子保守秘密,不经孩子同意不“包办问题”,从而获得孩子的信任。

再次,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孩子的范本,不管孩子遇到了什么问题,家长首先要自我成长,学会以稳定的情绪、理性的行为冷静地处理问题,切不可为孩子的心事“雪上加霜”,把事情扩大化,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擦除不掉的灰尘。

最后,在孩子能够与家长坦陈心事的时候,家长可以跟心理咨询师“偷师”几招,努力做到像孩子最好的朋友那样,认真地聆听、积极地共情、真诚地接纳、耐心地陪伴、积极地鼓励……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都能与孩子共同成长,成为更优秀的父母。

@头条心理 @第一心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