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蒙恬是史上最冤的人,对秦忠心耿耿却死于非命,有实力造反却甘心受死,为什么?

【声明:开涮历史独特视角涮历史 ,原创不易,请勿搬运抄袭。欢迎分享不同观点,感谢点赞转发】【扶苏自杀姊妹篇】
蒙恬是史上死得最冤的人,据说这话是唐太宗李世民说。当时李世民问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7 12:36:57

【声明:开涮历史独特视角涮历史 ,原创不易,请勿搬运抄袭。欢迎分享不同观点,感谢点赞转发】【扶苏自杀姊妹篇】

蒙恬是史上死得最冤的人,据说这话是唐太宗李世民说。当时李世民问部下,历史上谁死的最冤,有人说伍子胥,有人说韩信,众说纷纭,唐太宗李世民却说,史上死得最冤的人是蒙恬,没有之一。

理由大体是蒙恬拥兵三十万,有实力反秦的,他却甘心受死。

蒙恬受死是真的,\"甘心\"却说不上。赵高派使者矫诏让扶苏和蒙恬自杀,扶苏很干脆自杀了,蒙恬不肯自杀,作为法吏出生的蒙恬自知自己罪不至死,而且他坚信帝国需要倚靠他。

在狱中蒙恬甚至表示愿意像周公辅佐成王那样效忠二世皇帝。秦二世都有点感动,不想杀他,是赵高执意要弄死蒙恬,蒙恬最终喝药自杀,死时可是一肚子的憋屈,

唐太宗说这话自然有他的立场,因为唐朝李氏家族世代是军功世家,趁隋末天下大乱,乘机举兵夺得天下,李世民和蒙恬有相同的背景,如果李家不自起炉灶,估计早被隋炀帝给祸害了。

但是蒙恬的境遇毕竟不同李世民。李氏家族趁乱起义,是在天下纷乱的局势已经形成,他们可以做出明确的判断,判断起义的胜算。

可蒙恬当时的处境与隋末群雄纷起不同,始皇帝暴毙,消息被封锁。蒙恬只是预感这事来得突然,也不能确定事态有多严重。

他弟弟蒙毅本来一直追随在始皇帝身边,可是他在始皇帝重病时,替始皇帝去山川祈福了,还没等回来,就在代郡被赵高的人截住囚禁了起来。

面对突如其来让他和扶苏自杀谢罪的\"始皇帝旨意\",蒙恬虽然是三十万大军的统帅,他真的是有实力造反确甘心受死吗?未必!

赵高矫诏派使者到上郡时,如果蒙恬知道始皇帝已经死了,这一切是阴谋,那他完全可以以三十万大军做后盾,不管拥立扶苏登基,还是跟胡亥争抢皇位,这都算\"师出有名\"。

可始皇帝驾崩的消息没有发布,大家都默认他是健在的,他依旧是大秦帝国最高的统治者,赵高派使者拿着盖着始皇帝信玺的诏书,它就代表着始皇帝最高意志,而且是必须执行的国家意志。

这时候蒙恬如果拒绝交出兵权,不奉诏,就是谋反,那就要问蒙恬敢不敢反?能不能反?

第一,敢反吗?

秦朝是军事大帝国,商鞅变法百年来,国家常年用兵四处征伐,如果统帅动不动就敢不奉诏,就造反,像赵国那样动则发生兵变,那秦国早就在内耗中衰弱。

跟秦国同根同族,同样尚武的赵国骁勇,名将辈出,但是将帅经常会脱轨,兵变是有发生。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一代英杰赵武灵王被兵变困锁沙丘,活活饿死。

长平之战廉颇死守,国中缺粮,赵孝成王要换帅,廉颇不肯遵旨,杀了使者,跑到魏国了。长平之战,结果大家都知道,本可以跟秦国一争雌雄的军事强国——赵国,国势急转直下,最终国破家亡。

前几天看陈凯歌很久以前拍的《荆轲刺秦王》,实力派全明星阵容,演绎秦国灭赵时的情景,赵国国君在城破时逼迫赵国的孩子自杀,说赵国不留后人,赵人宁死不降!!!

秦军攻下邯郸,嬴政报复性屠戮,那场景特别惨烈!

但是纵观秦国,商鞅变法百年来,秦国发生将军帅叛变的事情很少,这得益于好的制度约束,防患于未然,而且秦法对叛逆,制裁很严厉而残酷。

秦王嬴政时期,嬴政的弟弟长安君成嬌本来帅军和蒙恬的爷爷蒙鹜,兵分两路出击赵国,结果长安君在屯留叛变,蒙鹜孤军作战战死。

长安君的叛军最后被镇压,下场是全部斩死并戮其尸(杀死还不算还把尸体捣碎~)

李斯被赵高污蔑谋反,在狱中受到种种酷刑,最后是\"具五刑而死\"。

什么是\"具五刑\",就是先在脸上烙字(黥刑),割鼻子(劓刑),斩左右趾,鞭笞至死,再砍掉头袋,再把尸体剁为肉酱。

试想蒙氏家族从齐国来秦国发展,三代为将,为大秦帝国扫灭六国,攻赵、攻魏、攻楚,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上卿,始皇帝非常尊崇和信任蒙家。

如果谋反,按秦律要被夷灭三族,累及家人不说,士兵们愿不愿意提着脑袋追随另说,你说蒙恬他敢反吗?

第二,能反吗?

蒙恬死的冤不假,对秦朝忠心耿耿也不假,但有实力造反却未必,长城军三十万是秦国的精锐部队,击退匈奴之后留下来戍边和修长城、直道。

这支部队是帝国的军队,不是蒙恬的,秦国对军队的管理采用符玺,没有皇帝的虎符谁也动不了这支军队,始皇帝暴毙沙丘,李斯他们封锁皇帝死讯,这些符玺都在赵高手里握着,因此赵高才敢有谋逆的底气。

根据现在发现的秦朝虎符上的铭文所记载,秦朝时候,只要想调动五十人以上的军队就必须出示虎符作为凭证。

虎符分为两半,一半存放在帝王的手中,另一半掌握在军队将领或者一方官吏的手中,当有需要调兵之时,将两半虎符二合为一,两者相互契合才能调动军队,“符合、符合”就是两半虎符合成一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何况这支部队的副将是武成侯王离——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虽然王离在镇压项羽起义中表现一般,但当时王离作为扫灭六国,居功至伟的王氏(王翦、王贲)军事集团代表,在军队里也是有很高的威望在。

若始皇帝在,王家是不会跟着蒙恬造反的,这是一点绝对毋庸置疑。

当然,要是大家知道始皇帝已死就不好说。因此面对当时的情境,他们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等,哪怕暂时把使者软禁起来,借机调查、摸清究竟发生什么,等局势明朗再做决定,可惜扶苏仓促自杀,迫使蒙恬别无选择。

资料链接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史记.李斯列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