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兰某,单身汉,因在60多岁时,强奸多名幼女,结果被判了无期。
兰某家里只他一人,独居大山深处的河谷边上,这里是山上村民下山的必经之路,他利用地理条件,开了一个小店,卖些烟酒糖等
村民兰某,单身汉,因在60多岁时,强奸多名幼女,结果被判了无期。
兰某家里只他一人,独居大山深处的河谷边上,这里是山上村民下山的必经之路,他利用地理条件,开了一个小店,卖些烟酒糖等副食品。
山上还住有十多户人家,但孩子都社镇里上学,每周五赶车到兰某对面的公路上,然后回家去,周日下午又下到河谷来,从兰家房子经过,去河对面公路上赶车去镇里学校。
孩子们每次都会在兰某的小店里玩一玩,有的买些小吃的。于是这老家伙就用食品和钱,对小姑娘下手。
一个小姑娘在他多次下手后,人开始大了,不想这样了,每次经过无论他怎么喊,就不进屋去,于是他心中火起,就喊小姑娘的妈下河来,说她女儿这几年借了他不少钱,叫大人来还账。
小姑娘大人想,为什么几年了没听他说这些呢?觉得事情有些怪,于是来查看。发现这老头每次借给女儿钱都是十元八元的,还长长的记了帐。
于是询问女儿,女儿讲了实情,这样报案一查,就被捉了,一查,不止一个,经法院判了无期徒刑。
在他去服刑大约十年左右,村里接到通知,叫派人同公安人员一起去把兰某保释回家,因为兰某老了,连走路都走不动了。
于是,镇派出所派出工作人员和车辆,同村里派出的人去监狱办了相关手续,这个手续叫“假释\",把他接了回来。因他已经不能独立生活,就联系了民政部门,送到养老院去了,一年左右,这个犯罪分子一命呜呼,去西天了。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出,犯罪分子被判无期徒刑,老了生活不能动了,是可以假释出监狱的。这里要重点声明,是假释而不是保释。
保释的规定是什么
我国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但最高人民法院在解释假释时,第一条就是失去了劳动能力的,就可以办理假释。
除失去劳动力外,有立功表现、遵纪守法,表现良好,积极改造的一般犯罪,可以办理假释。特别情况的人假释要经高院核准。
假释人员回来应尊守什么
根据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办理假释人员要接受公安机关的监管,接受司法机关的社区矫正。
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得重新犯罪。
如果重新犯罪的,会被及时收监,同时刑期从假释之时重算,假释期不抵刑期,不犯罪自假释期开始,计算执行刑期,刑期到了则执行完成。
判无期的人老了会被释放吗
从以上情况,我们得出,判无期的人,如果未被减刑,一直服刑到老不能劳动了,仍不能释放,因为释放是服刑期满,才能叫释放。
不过,因监狱是一个劳动创造价值的地方,不是养老之地,更不养闲人,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就会通知家属或当地政府,公安机关,为其办理假释。
释放与假释的法律概念不同,一个是刑满释放,一个是出来后接受当地相关部门监督改造继续服刑。
结束语:被判无期的人,老了不能动了,但无期是到死才终止,这时,可以采用假释的方法,对该人进行释放,让他回家接受当地相关部门的监督服刑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