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2017年的书单是什么?

在2017年共计买了200+本书,读了130本左右,在这篇文章里把对我影响大的几本书推荐给你。(文末有彩蛋)
01
第一本是古典老师的《跃迁》。
这本书让我不再沉迷于读书。
在我们的学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14:43:39

在2017年共计买了200+本书,读了130本左右,在这篇文章里把对我影响大的几本书推荐给你。(文末有彩蛋)

01

第一本是古典老师的《跃迁》。

这本书让我不再沉迷于读书。

在我们的学习方式里,有人事网书四种;书放在最后,就是因为在获取新知上,它的效率最低。

如学习如何真诚道歉,通过一篇文章,我们5分钟就可以Get到真诚道歉的套路:认错-共情-弥补,而看一本书平均最少2小时以上。

当然,一些需要建立知识体系的场景,我才会选择书这种学习方式;如做一个系统的分享、开发课程等。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和绝大多数人读它的方式不一样;我带领700+人共读这本书,而且为了领读这本书,我前后查阅了40+本书。

02

第二本是《上瘾》

因为这本书,我戒掉了频繁刷微博朋友圈的习惯,也学会了让一群人对我的课程上瘾。

这本书核心东西只有一个,上瘾机制:触发-行动-酬赏-投入。

无论是改掉坏习惯培养新习惯,还是想改变别人,又或者是让别人对你对你的产品爱的不可自拔,都可以用这个机制。

但这个机制不是万能的,触发的前提是你得会吸引注意力,酬赏需要资源条件。

03

第三本是《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这本书是被国内读者大大低估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市面上各种知识管理课程。

记得2016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在出租屋里做一个分享的时候,分享中途,顿时感觉有一种比生理高潮更快乐的畅快感。

后来,我给这种感觉,命名为打通学习的任督二脉。

知识管理,就像是任督二脉,你打通后,我们所看到学到的东西,不再是一个个孤零零地碎片,而是自成体系、融为一体。

打通以后,你看别人在信息汪洋里不可自拔,你会心里想一句:卧槽,幸亏我学会了知识管理,不然和他一样废了。

这本书我从2015年以来,几乎每年都会拿出来重读一遍。

好的内容是能和读者一起成长,你每次重读都有新收获;劣质的内容是你回头读它的时候,觉得TM当初的自己就是SB。

04

第五本是《故事思维》

做知识服务的新榜,在2017年12月,关于微信公众号受欢迎内容做了个调查,从60+篇点赞10W+(注意,点赞10W+)的文章里发现了一些规律。

他们发现,除了重大新闻,其余都是表达情绪的故事类文章。

我们常说小孩子喜欢听故事,但是成年人也是喜欢看和听故事,而不是干货。

读过《思考,快与慢》的我才大彻大悟,人的大脑虽然有两个系统:感性系统和理性系统,但是理性系统常常是不作为的,喜欢偷懒的。

这点在写作分享上的应用,彭小六说的一句话,我记忆犹新:把难度和深度留给自己,把轻松和愉悦留给用户(读者)。

基于这本书带给我的转变,我彻底转变了自己的写作策略,一篇文章如果做不到故事化、可视化,我不会发出来。

如果你的文章写的又难又晦涩,读者为什么不去看书而把宝贵的注意力留给你?

05

第五本是《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

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抑郁症的认识,谁再说抑郁症是心理有病,我跟他急。

抑郁症的病因是大脑出现病变,导致很多感觉系统发挥不了作用,如感受不到痛苦,感受不到快乐。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抑郁症在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值得所有抑郁症患者和亲友看。

06

第六本是《奖励的恶果》

这本书对很多一遇到说服场景就用奖惩手段的人,是当头棒喝。

这个说服场景,也许是教育孩子,也许是课堂教学,也许是团队管理、营销等等。

因为你我都会发现,确实奖惩手段在激励的时候正在不断失效,比如给钱,孩子也不听话,给礼品,用户也不转发你的广告等等。

但是这本书,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把奖惩手段全面否定。

是否使用奖惩手段,要看三个维度:

WHO,这个人处于需求层次的什么阶段,比如转发樊登的读书会给50元,穷人愿意,而中产以上的人就不愿意。

WHAT,什么劳动,体力劳动,就要多给奖惩,创意劳动,奖惩反而损害了他做这个事儿都内在动机,因为创意本身是他的目的,但你愣是用外在奖励,把创意变成了手段,奖励成了目的(一切损害自主感的激励行为,都会损害内在动机,这点本书论述的非常严谨)

WHEN,在一个人的不同需求层次阶段,对奖惩的敏感度不同。

PS1:看这本书的时候,要把奖惩放到激励的大框架里看,放到目标的更大框架里看,才能不会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PS2:推荐延伸阅读书籍,《瞬变》《驱动力》。

【彩蛋】我在2017年剁手的书单:

设计类:《字书》 《象形5000》 《设计心理学》《新编说文解字大全集》。

认知心理学类:《大脑使用指南》《知识的边界》《练习的心态》《贪婪的大脑》 《人类的荣耀》《最强大脑》 《第五项修炼》《谁说了算》 《大脑使用指南》 《看脸》《社交天性》《元认知》《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愉悦回路》。

历史类:《万历十五年》《饥饿的盛世》《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明朝那些事儿》《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系列《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知行合一王阳明》《中国圣人王阳明》《窥破金瓶》 《黑水浒》《宋朝短信》《新闻抄袭历史》《别逗了,费曼先生》《趣味生活简史》《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神似祖先》《龙床-明六帝纪》《帝王师:张居正》《被劫持的私生活》《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原来你是这样的欧洲史》《疯狂实验史》《绿色黄金:茶叶帝国》《懒惰的历史》《小顾聊神话》《强迫症的历史》 《非普通读者》《轻浮的历史》《当图书进入战争》《文明是副产品》《人民的名义》 。

读书方法论类:《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我们怎样读书》 《我书架上的神明》《读书之道》 《激活创意的108本书》 《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如何阅读》《学习的本质》 《好好学习》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医学的真相》。

性格/心理类:《性格心理学》《你知道和不知道的性格》《色眼识人》《色眼再识人》 《色界:说话说到点子上》《这些年,你吃的都是不懂性格的亏》《对立的天才》《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才是心理学》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我已经够好了》。

鸡汤类:《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阻力最小的路》 《劈你的雷正在路上》《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不喧哗,自有声》。

哲学类:《孩子是个哲学家》《我所有的朋友都死了》《苏菲的世界》《当呼吸化为空气》《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向死而生》《不乖的哲学家》《二手时间》《问题之书》。

产品思维类:《定位》《运营之光》《史上最简单的问题解决手册》《提问的艺术》《分答》《疯传》《从点子到产品》《系统思考》《思维力》《结构性思维》《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策略思维》《认知突围》《请停止无效的努力》《清醒思考的技术》《你和梦想之间只差一个行动》《重新定义分享》《黑匣子思维》《我们在为什么样的广告买单》《上瘾》《引爆点》《自传播》《学会提问》 《思考,快与慢》《奖励的恶果》《知识变现》国外版 《知识变现》国内版《用户思维》 《请用数据说话》《尖叫感》 《共鸣:内容运营方法论》《用户思维》。

沟通类:《好好说话》《跟任何人聊得来》《演讲的力量》《用图秀演讲》《你的写作教练》《写作这回事》《大师们的写作课》《故事思维》《大师们的写作课》《天下没有陌生人》。

个人成长类:《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魔鬼经济学》《斜杠青年》《幸福课》《高效的秘密》《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跃迁》《人生效率手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侣行》《颠覆平庸》《时间的格局》

不知道什么类:《穷得有品位》《过去现在,一并深爱》《就这样吧》《你当给我一个姑娘》《敦刻尔克》《穷查理宝典》《联盟》《高绩效教练》《笑场》《艾柯三部曲》《未来在等待的人才》 《万万没想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打造有吸引力的社群》《阿米尔·汗》《出奇制胜》 《和女儿的日常》 《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睡不着》 《呆老师的“二”生活》 《医本正经》 《给青年编剧的信》《打破自我的标签》《进阶》 《五天学会绘画》《你远比想象中强大》 《如何不在网上虚度人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