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一个乡镇中心校的老师借调到乡政府开始,跟随乡党委书记,一直到乡党书记上了正处级,他上了副处级。你说神奇不神奇。
要我说,很神奇。我有一个以前的同事,他的仕途情况和你说
他从一个乡镇中心校的老师借调到乡政府开始,跟随乡党委书记,一直到乡党书记上了正处级,他上了副处级。你说神奇不神奇。
要我说,很神奇。我有一个以前的同事,他的仕途情况和你说的非常相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认真看一看。我会尽量写得详细一些。
我同事是中师毕业的,毕业后分配到一个乡镇的中心校当老师。当然,我也在那个学校当过老师,只是比他晚了三年而已。
那同事虽然是个男的,人不高,也就1.7米左右,但长得清秀,像个小白脸。他在我们学校里,绝对算得上是个万精油,教书、画画、跳舞、打篮球都行,特别厉害的是唱歌有点专业水准,又特别是美声唱法。
那是千禧年出头的岁月。国庆节,一个特别的节日。县委每年都会举办以乡镇为单位的大合唱比赛。
要组一个大合唱的合唱队,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乡政府哪有这么多人啊,所以,每个乡镇都是以初中、小学老师为主力军。
乡里的宣传委员主要负责这个事,文教卫嘛,大合唱比赛属于文艺方面的。
宣传委员找初中校长和小学教委办主任,商量找一个领唱的,一个指挥。
乡里的党委书记定了两首歌,到目前我还记得一清二楚,一首是《孔繁森》、一首是《走进新时代》。后一首可能大家基本上都听过,但是《孔繁森》这首歌我相信大部分网友都没听过。其实挺好听的。大家不妨找来听听。
负责全乡小学教育的教委办主任当然推荐我同事了,他唱美声好嘛。于是,宣传委员让找来我同事,让他清唱两句。结果都知道了,他一开口,就定了他是领唱人。
县里对大合唱是有规定的,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人大主席一定要参加的。
要知道,乡镇里的三巨头肯定是工作忙的,临近要比赛了,才匆匆熟悉一下歌词,合练三五次。
听说,以往乡里参加这样的大合唱比赛,都是倒数前三名的。为什么呢?因为县里需要照顾大镇,全县也就那几个是乡,其他全部是镇。很难的。大家都懂。
这次也不例外,乡党委书记反正是抱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心态的。完成个任务,参不参加是态度问题,得第几名是水平问题。当然,这里不可能给你出态度的问题。
谁知,比赛结果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我们所在的乡得了全县第一名。都说之所以能够拿第一名,是因为我同事领唱好。
于是乎,我同事瞬间就成了红人。按照现在的说法,那就是网红了,流量啊。
拿了第一名,党委书记总得表示吧。全体大合唱人员分三组去吃宵夜啊。乡初中校长带着初中老师一组,乡教委办主任带着小学老师一组,乡党委书记带着政府人员一组,分头行动。费用乡里报销。
不过,乡党委书记特别交待,小学那个领唱,也就是我那个同事必须要和他一组。一个小乡,难得是别人让你扬眉吐气一次嘛。
听说,酒过三巡,乡党委书记发话了,他当着领导的面,当然还有我同事的面说:这个学期结束之后,也就是来年出了年,就别去学校上班了,借调到乡政府。
好戏终于拉开了大幕。第二年,我同事到乡政府党政办当秘书。第三年,乡党委书记让我同事报名参加县里的公推差选,成功改行,还是分到乡里当宣传委员。
第四年,乡党委书记重用到县里的一个大镇当党委书记,他只带了我同事去,当副镇长。
第六年,县乡换届。我同事的引路人,那就是那个党委书记,提拔到副处级,当上了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我同事也一起跟随,到了县委办当副主任,虽然级别还是副科级,但是,起码高了半格吧。
又过了两年,县委办主任换岗位,到了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我同事也跟随,到了县委宣传部当常务副部长,解决了正科长级。
又过了四年,宣传部长提拔到市里的一个工业园区当一把手。我同事也跟随,到那个工业园区当副职,上了副处长级。
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变。
你说说,神奇不神奇?
给你职场干货,关注辛酸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