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陵战败后不选择自杀而是投降匈奴当驸马呢?

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首先舍生取义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其次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做到舍生取义才是最正确的。有一个成语叫“忍辱负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4 04:25:32

谢谢邀请!李凌是一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凌带领五千精兵良将策应主帅打击匈奴。李凌带军南撤时,遇到匈奴三万多人围堵,李凌带人奋力厮杀,匈奴人胆怯打算退兵。不料,李凌有一个手下叫管敢的人投降了匈奴,他告诉匈奴人,说李凌是孤军深入,而且没了粮食。匈奴人迅速反攻。李凌和众人拼死厮杀,最后五千人马只剩下十几人,李凌说,全军覆没,有何脸面回去见皇上,等日后见机立功吧。说完,下马投降了匈奴。 匈奴单于很佩服李凌的英雄气概,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让他在匈奴享有尊贵的地位,希望他为自己效力。 汉武帝召集大臣们议论李凌投降的事,大家都指责李凌的大逆不道的行为, 只有司马迁替李凌辩护说, 李将军以五千步兵,剿灭万余匈奴骑兵,已经对得起天下人了,如果不是孤军奋战,且没了粮草供给,他是不会投降的。再有李将军不一定是真降,或许日后会寻找机会,报答皇恩。 李凌为何不选择自杀,而是投降做了匈奴的驸马?或许是他临投降是说的那句话,待日后 见机立功。或许司马迁说的是对的。可是,事实上李凌是真的投降了,真的做了驸马,而且苏武牧羊回汉时去见他,他依然不回汉了!对于大汉来说,李凌只能是背叛自己国家的叛徒。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