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为何采取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治国手段?而不是仅郡县制?

秦始皇就是采取单一的郡县制治理天下,最后亡国的。
所以,汉初吸取了秦朝失败的教训,采用多种手段来治理国家,包括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不悖,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郡县制和分封制,无非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20 16:15:15

秦始皇就是采取单一的郡县制治理天下,最后亡国的。

所以,汉初吸取了秦朝失败的教训,采用多种手段来治理国家,包括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不悖,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郡县制和分封制,无非是治理天下的一种手段

而且刘邦在统一天下之后,分封了很多异姓王。这些异姓王,其实就是采取的周朝的分封制。

尽管后来刘邦剿灭了所有的异性王。但是,与此同时又册封了一大批刘姓王。事实上,诸侯王的势力范围是非常大的,很多地方实行的是分封制,这个也是历史遗留的问题。

采取分封制,事实上也是有好处的,起码在汉初的时候维护了刘家的天下。

因为同姓王在汉初,还是比较服从汉朝政府的统治的。起到了巩固汉朝政权的作用。

其二、郡县制也未必适合所有的地方

比如少数民族地区就不能够实行郡县制,还是维持原来的治理方式。

也就是说,单一的郡县制是不足以治理好国家的。秦始皇简单否定了分封制,将全国划分为36郡。

比如:河东郡 太原郡 上党郡 颍川郡 南阳郡 九江郡 泗水郡 巨鹿郡 齐郡 汉中郡 蜀郡 巴郡 陇西郡 北地郡 邯郸郡 砀郡 薛郡 长沙郡等,结果造成秦朝的快速灭亡。

所以说,采取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治国方略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尽管以后出现了七国之乱。但是在汉朝初期,诸侯王并没有对中央政权造成严重的威胁。

所以总的来说,汉初采取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治国办法,是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必要措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