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真的没有败笔吗?

唐太宗称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尽善尽美”可见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眼里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完美的,是没有败笔的。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一幅草稿作品,永和九年这一年,王羲之邀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3 10:35:35

唐太宗称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尽善尽美”可见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眼里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完美的,是没有败笔的。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一幅草稿作品,永和九年这一年,王羲之邀请当时文化节的一些文人参加一个聚会,这个聚会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都要举办一次,在这个聚会上大家饮酒赋诗,赏春景、玩游戏。

聚会结束以后,大家决定把这次聚会上写的诗出版一本诗集,并且一致推举当时就已经知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给这个诗集写一篇序文,这就是后来的《兰亭集序》。

据说当时王羲之写这篇序文的时候已经半醉,一气呵成写完全文,第二天醒来觉得有不满意的地方,决定再抄写一遍,可是怎样也写不出第一幅的水平了,于是便把这幅草稿留了下来。

作为一幅草稿作品,《兰亭序》里面肯定充满了很多偶然性的东西,还有很多处的错误,比如有错字、漏字、涂改等等,这些地方要是以现在评价书法的标准来看,肯定是败笔无疑。

但是在王羲之的《兰亭序》里,则正是由于这些败笔增加了它的艺术性,这些自然的、发自于内心的书写,无意于佳乃佳的状态共同促成了《兰亭序》,促成了“天下第一行书”。

你觉得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