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国造原子弹和核潜艇的时候用算盘真的可以完成计算任务吗?

崤山小虎第104条回答。
说起原子弹我们无法不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谢英雄的先辈为我们奠定了这长久的和平岁月。
我们无法想象先辈们是怎样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推算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1 07:48:30

崤山小虎第104条回答。

说起原子弹我们无法不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谢英雄的先辈为我们奠定了这长久的和平岁月。

我们无法想象先辈们是怎样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推算出原子弹的演算过程,但我们可以确切的说原子弹和核弹的核心技术数据是靠算盘、计算尺推算和计算机验证才完成的。

一、算盘。

曾经的解放军经济学院,有我们国家一支独一无二的“珠算队”,据解密,这只部队曾经就参加过我国原子弹数据的计算,只不过当时保密工作做的好,大家并不明白是在计算什么而已。

而从“两弹之父”邓稼先的报道来看,当时只有北京有一台104型计算机,很多数据排不上队,只能用手摇式计算机或者用算盘。

所以,算盘和这只珠算队肯定是参与了核弹数据的计算。

二、计算尺。

核弹数据的计算同样离不开计算尺,氢弹的领军人于敏老先生在他的回忆录里说到:当时的中国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而且需要计算的数据太多,需要排队的时间太长,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他手下的工作人员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的计算。

所以,计算尺在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中(时间紧、任务重)也是立下大功的。

三、计算机。

伟大的工程,复杂的计算,当然离不开计算机了,可以说计算机计算核弹数据的核心设备,关键数据、复杂数据只能用计算机计算。

而1964年,邓稼先选中的中电32所,则对我国原子弹和核弹的计算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计算机上万次的运算速率,仅仅依靠人工珠算和计算尺,不仅容易出错,而且时间会很长,耽误了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问世。

而于敏老先生在2014年接受央视的采访中也证明了华东计算所(原中电32所,上海嘉定),曾参与了核弹和氢弹的核心数据计算。

总之,先辈们在那样艰巨的环境下,利用有限的设备,埋头苦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腰杆挺直和长久的和平。这才是我们最应该缅怀的、最应该崇拜的人。

题外话:以前回答过一个问题16岁二次入伍,主人公就极有可能是珠心算队退役的(因为军改的原因)。有兴趣的麻烦关注评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