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白道者》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这是一首赠别诗,从赠别者名字看,应该是道家中人,李商隐又颇好道家,与道家名人来往甚多。李商隐
NO!
而且诗里可能有当年的娱乐圈八卦新闻哟!
从全诗来看,这个“白道者”似乎李义山没有什么过深的交情,而且好像还是一个男士(也有可能是女性相好之一,证据见此文论述)所以这首诗才写得如此敷衍,甚至还玩起了文字技巧。因此,题主说此诗是李商隐“最仙气”有些过誉了。
此诗与李商隐其它诗作相比,不论是技巧,还是艺术,或是情感,均不值一提。或许正是因为和“白道士”没有什么过硬的交情,所以根本写不出好诗来?又或许这个白道士是传说中那个李商隐的情敌之一?
或者,这诗中有什么隐情么?
小可不妨掰一掰来看
按资料所述,这首诗是离开玉阳山所作。那么这首诗就有蹊跷。
因为
玉阳山的李商隐的初恋之地!
唐朝有许多公主都修行的,或是入庙,或是入道。当年大诗人王维的绯闻女友玉真公主不就曾在玉阳山修道么?
而且,唐朝还有另一种风气,就是和女冠(女道士)谈恋爱,最著名的当是“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鱼玄机。然后就是李商隐的初恋或大爱“宋华阳”了。
当一件事情成为潮流,那么一定会失去原有的味道。于是中唐以后便有一些女人故意去当道士,以求一波轰轰烈烈的时尚恋爱。而且根据历史资料所载,那些女冠带有半妓的性质。
何况宋华阳的男友也不止李商隐一人。
有些跑题,我们言归正传。为什么小可认为,这首诗没有言外之意,甚至没有什么情感。除非是故意隐藏,来看一下此诗就知道了。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诗中的典故用太普通了。
比如十二楼,我们一定会想起李太白的“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实际上据某个忽悠汉武帝的方士所言十二楼在黄帝时期就存在。此处只是说这个白道士是求道之人。
所谓拜辞,就是先行一礼之后再说拜拜,是礼仪,而且是敬语。因此,这个词看不到熟悉,看不到知交,只看到了李义山是相当礼貌,甚至有些虚伪的客气。所以不可能是熟人,更不可能是梦中情人。要么就是做戏给别人看!
灵风,平常解释就是春风,当和道士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应当解释为道士的高人风范,比如《通幽记》“灵风飒然,凌虚而上”,比如《集仙录》“,虽真仙降眄,光景烛空,灵风异香,”巧的这两处记载都形容女仙的。李商隐不是经常把宋华阳比喻成仙女么?
碧桃,即仙桃。《太平御览》中说是“(尹喜,就是老子把《道德经》传授之人)从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桃”更让人发晕的是,这个碧桃在古代传奇中形容的还是女仙。比如
萧郎不顾凤楼人,云涩回车泪脸新。
愁想蓬瀛归去路,难窥旧苑碧桃春。
壶中天地,指的就是《云台治中录》中的仙人施存,他有一个 神壶,壶中有天地日月。
第二个壶,指的是酒壶,指壶。
所以,疑点便出来了,李商隐当时虽然年轻,但毕竟是深具写诗天赋的人,如果说一个典故说女仙还是巧合,连用两个女仙典故就让小可生疑了。
是不是只有一种可能,当时是公共场合,表现浓情蜜意不方便,所以写得如此平庸普通,只是为了不想惹人注意。可是却在用典上露出了马脚!
第二个可能就是小可在开始所说的,丫就是一个男道士,年龄也不少,客气一番了事。
到底是哪一种呢?
小可没有去查这个白道士的性别,万一真的是女道士,那么他们之间必有隐情无疑。
顺便吐槽一下自己,谁说诗词爱好者没有八卦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