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留学英、法,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
《围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历时整整两年。当时作者及妻子杨绛正蜃居上海,躲避战乱,所以作者在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3 00:34:28

围城表达了很多主旨

主旨一: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了不值得珍惜。

主旨二:婚姻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主旨三: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恐慌,迷茫,煎熬,骄傲,浮夸和无奈。

主旨四:看似知识分子,其实是你,是我,是他。我们都像围城中人,拼了命的想要挣脱束缚,挣脱之后呢?

主旨五:每个人都有一个围城,有些人羡慕想要进来,而自己觉得别人的围城更好,想要进去,“隔壁的饭菜总是香的,隔壁的青草总比自家的绿”。

主旨六:围城,围住的哪里是城,围住的本是人心,是那颗骚动不安的心,想要脱离,想要进去的心。

……

《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经典长篇,堪称另一部《儒林外史》的诙谐讽刺长篇小说,书写了1920-1940之间,读书人的群相。

看围城,有时候看的是爱情本身,有时候看的是自己。

之所以成为经典,不过是适合所有时代的一部书,每个人读有每个人的感想。

你要说表达了什么主旨,第一眼是方鸿渐的婚姻围城法,后面就靠自己去领悟了。

每个人经历不同,读围城想法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共识: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要进去。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