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大清国第一贪官的名号都有人和我们可爱的和二争,和胖胖不开心了!
没错,和珅是我们印象当中的大清第一贪官,嘉庆年间被抄出了十亿两白银,几乎是清朝全国
和大人已经成为了清朝第一贪的代名词了。那和珅到底贪了多少钱?根据嘉庆朝的查抄记录,和珅家有黄金三万二千两,白银三百二十万两,另有用地一千二百六顷,以及租用房一千多间!而且还有大量的奇珍异宝,古玩玉器等东西,数量之多,数不胜数。全部折算成白银,大约有800000000两。那时候的清王朝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5000万~7000万两。和珅足足占了十几年的国家财政总收入。
大家心中的和大人
真实的和珅
但是大清朝另外一位巨贪虽然贪的比和大人稍微少点,但是人家结局好啊,不仅自己活了八十岁,而且财产也没被抄,相比与和大人,人家才是真正的守财奴。和大人最后财产全归别人了,而他为自己的子子孙孙留下来丰厚的财产。
他是谁?他就是庆亲王奕劻。
奕劻何许人也?
奕劻,全名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1917年),晚清宗室重臣,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子,乾隆皇帝第十七个儿子,嘉庆皇帝的同母胞弟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子,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
道光三十年(1850年),袭封辅国将军。
咸丰二年(1852年),封贝子。
咸丰十年(1860年),封贝勤。
同治十一年(1872年),加郡王衔,授御前大臣。
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慈禧太后罢免恭亲王奕訢,改他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并进封庆郡王。
光绪十年(1884年)十月,封庆亲王。
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设立海军街门,受命会同醇亲王办理海军事务。
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爵庆亲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加恩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之一。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往西安,奕劻奉命留京与李鸿章同任全权大臣,与各国议和。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总理各国事务衡门改为外务部后,奕劻仍任管部大臣。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奕劻入值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总理外务部。
宣统三年(1911年),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就是著名的“皇家内阁”,奕劻任内阁总理大臣直到内阁解散。以“铁路国有”为名,出卖粤、汉、川铁路的建筑权,激发“保路运动”的兴起。
民国元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极力主张起用已革职的袁世凯镇压起义军。在袁世凯接替内阁总理大臣后,改任弼德院总裁。
民国二年(1912年)在中华民国成立后,避居天律。
民国六年(1917年1月29日)病逝于天津,终年80岁。
“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遗百姓,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书以遗子孙。”这是庆亲王奕劻府中悬挂的家训,但是你就此认为他是一个勤政爱民、廉洁守法、爱护百姓的好官,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位清末重量级大臣,他拿手的就是八方圆融、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奕劻虽然是个没什么才能的人,但是他高举“两个凡是”和“三大跟随”的旗帜,凡是太后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太后的指示,我们都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慈禧太后喜欢什么,我们就喜欢什么;慈禧太后支持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慈禧太后爱好什么,我们就爱好什么。慈禧太后是我们生命里的小太阳,慈禧太后是我们人生中的指明灯,我们坚决维护太后。最终奕劻成为慈禧太后的头号重量级皇家宗亲脑残粉。
把慈禧太后伺候的舒舒服服的。
慈禧太后也给予他非常高的评价:荣辱忽焉,皆在圣意。
因此他的能力再平庸,只要不犯原则性的大错误,他便会一直升官发财下去。
不过这位皇室重臣可是天字号贪官,贪也就算了,身为皇室宗亲,却亲手将大清国送给别人。奕劻通过与慈禧太后攀上关系而逐渐走进清王朝权力的中心,于此同步的是,这位铁帽子王也走向了一条来钱特别快的快车道——贪污,作为大清帝国的最后十年的掌舵者,这位王爷左手大搞新政,右手死命捞钱,将清王朝一步步推入深渊,遭到万世唾骂。
奕劻对财物的喜好举国皆知,他的贪财在清朝晚期末期那是天下第一,真正的“晚清第一贪”。清王朝的监察机关部门直接骂庆亲王“细大不捐”,即大钱不怕多,小钱不嫌少。
奕劻最拿手的赚钱方法就是卖官鬻爵。而且他还有属于自己的生意经。他“做生意”讲究“诚信”,“信誉度”高,“产品质量”有保证,所有官位爵位明码标价,一目了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童叟无欺,“诚信”做人。
除此之外奕劻更是以各种名目收受贿赂,他与袁世凯的勾结,更是直接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1903年,首席军机大臣荣禄病重,袁世凯深知有资历有背景有能力继任首席军机大臣只有这位庆王爷奕劻,就派遣杨士琦带十万两银子相赠于他,庆王爷正式领班军机处之后,袁世凯月有月规,节有节规,年有年规,遇庆王爷及其大小福晋的生日唱戏请客,儿女成婚,所有送往迎来、大小事情不花费王府一分一毫,皆由袁世凯一手操办布置。
1911年,当大清帝国即将步入终点站的时候,奕劻还在贪污着聚敛着卖国之财。 武昌起义爆发后,关于清帝逊位与否,南方革命军和北方实权派难以达成一致见解。这时候,未来的袁大总统花费300万两银子贿款让这位皇族重臣去宫中充当逼宫的说客! 而奕劻居然真的同意去了!去了!去了!重要的说三遍。
虽然清朝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但是身为皇族宗亲,身为首席军机大臣,身为世代享受清王朝恩露的贵胄,为了钱居然劝年轻的太后和年幼的皇帝让出祖宗奋斗了一辈子的国家,最终导致大清国近三百年的天下,断送在他手里!
根据当时的伦敦《泰晤士报》报道,庆亲王奕劻仅在汇丰银行这一处的,就高达2000000两的存款。奕劻在其它银行也储蓄了大量存款,如果算起其它各个银行的存款,以及大量的田地、房屋、票据、金银首饰,将有千万两之巨。
1908年,奕劻七十岁寿辰,大开祝典,这又是一次进财纳贿的大好机会。各个地方的官员络绎不绝,都为这位王爷送上了丰厚的礼物。为了掩人耳目,明地里,奕劻告诫家人勿收礼物,但暗地里却令属下做四个册籍。将送礼者按众寡厚薄分为四级。一级记入福字册,凡现金万金以上及礼物三万金以上者登记入册,另存其名手摺中。二级禄字册,凡现金五千以上及礼物值三千金以上者登记在册。三级寿字册,凡千金以上及礼物值三千金以上者,记入此册。四级喜字簿,凡现金百金以上及礼物值数百金者记入此册。同是送礼者大小多少不拒,甚至将物不满百金者列为一册。寿言、诗文、屏障、楹联,也列册记之。这一次七十寿辰,奕劻单单收到的黄金白银折算下来都有五十万两白银,而各式各样的生辰礼物的总价值至少一百万两以上。
到大清国灭亡,奕劻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和“诚信”的生财之道而聚敛的家产折合白银至少有100000000两。
虽然没有破和大人记录。但是奕劻身为皇族宗亲,首席军机大臣,在国家灭亡之后,还能舒舒服服的活到老,巨量财产也丝毫无损的陪着他走向人生终点。从这个意义来说,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的能力和运气远超和大人,是真真正正的人生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