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涉及到清朝的官制了,很多人看《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的时候,如果不太了解里面人物的官名,那么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那这里就简单的来介绍一下清朝的官制。
清朝设行
题主的问题不准确,他所例举的官职中,封疆大吏并不是具体的职务。下面详述之。
知府。是宋代知某府事的简称。清代的知府,是地方政府中府一级的长官,略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地区、盟或州的一把手。
道台。道台是道员的别称。道台起源于明代,明时,省一级设布政司和按察司,但由于一省地方广大,常常派出布政使的佐官比如左右参政和参议,分驻省内不同地区,叫做分守道,管理钱谷;按察使也派出佐官比如副使、佥事,分驻省内不同地区,叫做分巡道,管理刑名。此外,还有一些因事而设的,如四川盐茶道。分守道或分巡道的长官,就称为道员,也叫道台,他们向省级的布政使和按察使负责,是省与府之间的长官,同时还负有监察地方官员的职责。清承明制并作了一些修改,把原本是临时性差遣的道台,改为固定的实官,并大多还兼兵备道。所以,道台就成了省内几个州府的最高长官,相当于在今天的同一个省内的几个地级市之上再设一个机构。
提督。提督是一省的高级武官,节制全省的武装力量,下设镇、协、营、汛等单位。在沿海和沿江地区,还设有水师提督,专事掌管水军。
总督。地方最高长官,管理一省或数省,并且综理军民要政。略相当于建国初期的各大区,如西南局、中南局的最高首长。此外,还设有专门事项的总督,如漕运总督,河道总督。
巡抚。一省的最高长官,也是综理军民要政。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总督管理数省,但他并不是巡抚的上级,二者是平行的。
上面的总督,巡抚,因总揽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相当于古代诸侯,故而称为封疆大吏。有时候,也把提督以及将军、都统等高级地方官都统称为封疆大吏,它只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并不具有严格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