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位老师能够通俗易懂地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文化”?

简言之,众人的思想、行为、风俗、习惯、礼仪,等等,就是文化。关健是众人的体现。是族群的反映。共性。普性。某个人怎样吃饭,仅仅是某个人怎样吃饭。众多人怎样吃饭,就是文化(饮食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0 07:19:04

谢谢这个问题。

给了我思想的空间。

关于文化的解释很多,据说网上有二百多种解释,其实解读越多,我们越不好理解。我们回复的再多,也未必就是问题提出者说的通俗易懂的解释。

有网友文章里说,读书多的人,并不一定有文化,见识广的人,也不一定有文化,看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就这个人四方面就行了,目前,关于文化的解释,这个好像是更接近问题的回答。

文章说一个人的文化体现在: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一说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一个人心平气和,做事妥帖,做人礼貌,这就是修养。在古代,我们常以玉比君子。说君子像玉石一样温润,光华内敛,不刺眼,不炫耀,谦和守下,不咄咄逼人,这就是修养。古人读书最重要的一条是修身,只有修身之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现代人读书是学知识,只要分数高,啥都不重要。所有现在很多人脾气暴躁,话没说两句就要粗言问候,情绪总比逻辑来得快,脾气总比涵养少的多。这样的人读再多书,也不能算有文化。

二说无需提醒的自觉。

一个有文化的人,一定是一个自觉的人。上车自觉排队,打饭自觉排队,见到老人自觉让座,别人输密码的时候自觉回避,口香糖吐在纸巾里,上厕所自觉靠近一步。自觉是无需提醒的,一个人只有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才会有自觉的行为。体谅老人身体不好,所以自觉让座。密码是别人的隐私,所以自觉回避。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人如果用心去关照别人,那大部分的礼貌其实都是不需提醒的自觉。但是很多人就是不自觉。因为他们无视别人的感受,忽略身边人的情绪。这样的人往往给人留下霸道、飞扬跋扈的坏印象。

三说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在中国的公交车、地铁、高铁、飞机上,大家虽然素不相识,但是很容易就能判断一个人的素质是高是低。高谈阔论的素质低,听歌外放的素质低,吃完零食一地垃圾的素质低。说话、听歌、吃东西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你的自由一旦影响了别人的自由,那你就是越界了。在一个公共区域里,有素质的人说话都是低语交谈,以不影响别人为标准。中国大学生宿舍,为什么矛盾这样严重?甚至还时有给室友投毒的事情发生?就是因为个人的自由没有约束。别人都睡了,你稀里哗啦洗衣服,别人都在安静写作业,你在宿舍唱歌,别人当然不高兴,宿舍矛盾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了。中国孩子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做事唯我独尊,这样不出问题才怪。

四说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什么是善良,就是发自内心的让别人好。善良是不让人难堪,善良是惩强扶弱,善良是扶危济困。善良是一种细腻的生活体验,要体会到每一个人的感受,以温和的态度,平静的心情,委婉的话语,关切的目光,任何时候带给别人的,都是一种信任与关怀。善,是人性中所蕴藏的一种最柔软,但却也是最有力量的情怀。不管如何艰难,我们也应该坚持善良;不管多么孤独,也要坚守人格的高尚。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第五呢,表达我个人的一点思考。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这只是一个比较容易判断的抓手,通俗易懂地认知。其实,更深层次的有文化,远远不是这四条,科学家讲很多专业知识,我们根本就听不懂,没有那么多比较,当一个人走向诺贝尔奖台领奖的时候,无论他讲什么语言,无论你是否听懂了他讲的什么,我们都会觉得他有文化。

结语文化,文化是奖励给那些对人类文明有特殊贡献的人,对于普通人来说,文化可以用以上四条对照,对于特别有文化的人来说,还需要一个特别的文化舞台来证明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感谢信任。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