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
新疆真的有这么一个。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
火焰山。
新疆真的有这么一个。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那么,这座火焰山,是否就是《西游记》中描写的那一个呢?
应该有一定的联系。
玄奘法师与高昌王的交情
(高昌古城大经堂)
当年,玄奘法师去印度学习,的确是经由西域“偷渡”出境。
整个行程十分艰苦——官兵随时等着捉拿他,救命的水不慎在沙漠中打翻,高温、酷热、饥渴。
而整个行程中,他受到的最大礼遇,就是在西域的高昌国。
在那里,他与高昌王麹文泰结为兄弟,并在高昌国讲法停留了一段时间。
然后,火焰山……
恰好正位于高昌古国的所在地。
火焰山确实曾出现在唐人的记载中
《西游记》故事,其实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 元杂剧。
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
那么,唐朝、五代时期的诗文,其实就已经提到了“火焰山”。
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说,“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第一次经过火焰山的时候,曾作诗《经火山》如下:“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岑参又写:“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综上所述:
玄奘法师的取经之路上,的确经过了“火焰山”。
唐朝人也知道这座山的存在,并取名为“火山”。
在他们的形容下,这座山“飞鸟不敢来”“火云满山”“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这些文字在久居中原的文人百姓心目中,激起了丰富的想象力。
最后,落实在民间传说中,就变成了“火焰山”。